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补阴

补阴

又称滋阴育阴养阴益阴。是治疗阴虚证的方法。如心阴虚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质嫩红、苔少,脉细弱而数等症,用补心丹肝阴虚表现为眩晕头痛耳鸣耳聋麻木、震颤、夜盲、舌干红少津,苔少,脉弦细数等症,用杞菊地黄丸肺阴虚表现为咳呛气逆、痰少质粘、痰中带血、午后低热、颧红、夜间盗汗虚烦不眠、口干咽燥或音哑,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用百合固金汤肾阴虚表现为腰痠腿软、遗精、头昏耳鸣、睡眠不熟、健忘、口干,舌红少苔,脉细等症,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

猜你喜欢

  • 外眦

    出《灵枢·癫狂》。亦名锐眦、小眦、眼梢头、眼小嘴、眼小睫、眼小角、目锐眦、小眦。为上下眼弦颞侧的联合处,即外眼角(上下眼睑在颞侧连结部)。是足少阳经的起点,有童子髎穴。《灵枢·癫狂》:“目眦外决于面者

  • 古今名医汇粹

    综合性医书。8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作者收辑元至清代医家医论、治法、治验,分门别类整理而成。卷1医论集,以阐述医理为主;卷2脉要集;卷3~8病能集,以内科杂证为主,兼及妇科及五官科、外科。纲

  • 万汝永

    【介绍】:见万邦孚条。

  • 难产七因

    出《赞育编》。指造成难产的七种原因。即:一因安逸,二因奉养,三因淫欲,四因忧疑,五因娇怯,六因仓皇,七因虚乏。

  • 气痛

    病证名。指气滞三焦所致的疼痛。出《灵枢·五色》。《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气痛,三焦内外俱有病也。人身之气,周流不息,本无停止,多因七情六气,饮食劳役所郁,以致凝滞上焦,则为心胸痞痛,宜枳橘汤、清

  • 摩目

    自我推拿方法名,即熨目。《诸病源候论·目茫茫候》:“以热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

  • 黑睛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又名黑眼、黑珠、黑仁、乌珠、乌轮、乌睛、神珠、青睛。位于眼珠前端正中央,形圆,无色透明。因透见其后内黄仁之黑褐色而得名。凡病变常易失却其透明而致视力障碍。黑睛边缘紧接白睛,二者

  • 药笼小品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 手丫毒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手丫发。见该条。

  • 伤寒科

    明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明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伤寒为其中之一,是专门治疗外感疾患的,类似于现代内科中设置的某些专科。参见十三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