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证论

血证论

  • 血证论

    自序凡例卷一阴阳水火气血论男女异同论脏腑病机论脉证死生论用药宜忌论本书补救论卷二吐血呕血咯血唾血咳血鼻衄脑衄目衄耳衄齿衄舌衄大衄零腥吐脓卷三汗血血箭血痣血瘙疮血创血跌打血卷四便血便脓尿血经血崩带产血卷

  • 血证论

    书名。《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8卷。清·唐容川撰。刊于1884年。卷1为血证总论;卷2~6对血上干、血外渗、血下泄、血中瘀证及失血兼见诸证的170余种血证的辨证治疗作了较详细的探讨;卷7~8为方论,

猜你喜欢

  • 华食

    鲜美厚味的饮食。《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华食而脂肥。”

  • 脉诀乳海

    脉学著作。6卷。清·王邦傅纂注,叶子雨参订。刊于1891年。王氏据高阳生《脉诀》予以注释发挥,颇多独到的见解。但书内如营卫循行等内容,杂以玄虚的解释,是其不足之处。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温养

    补法之一。用温性药物补养正气的治法。多用于脏腑虚弱而偏于阳虚的病证。如四君子汤补气益脾。

  • 吴光甫

    【介绍】:见吴文炳条。

  • 产后子宫脱出

    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 李德润

    【介绍】:见李珣条。

  • 女科折衷纂要

    妇科专著。清·凌德(嘉天)纂辑于1892年。全书分调经、虚劳、胎产、临产、杂证及产后六门。凌氏论述胎产经带诸疾重视养气血、扶脾胃,条分缕析、纲目分明。现存《三三医书》本。

  • 高丽参

    见《增订伪药条辨》。即别直参,详人参条。

  • ①读如“碗”(wǎn)。①宛转、屈曲。《灵枢·刺节真邪》:“倾侧宛伏。”②音义同腕。《灵枢·杂病》:“刺宛骨下。”②音玉(yù)。通郁、苑。郁结或苑积。《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

  • 产后耳聋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肾气通耳,而妇人以肾系胞,因产血气伤损,则肾气虚,其经为风邪所乘,故令耳聋也。”治宜补益肾气为主。方用金匮肾气丸。气虚可用补中益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