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肺与脾肾三焦膀胱等脏器分司水液代谢,维持水道的通调。肺主气,为水道的上源,在肺气闭阻,肃降失职,影响其他脏器的气化失司的情况下,可出现喘促胸满、小便不利、浮肿等症
见《广州植物志》。为蓬莪术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清·徐瑛《接骨全书》。证治参见胸骨伤条。
证名。又称断泄。见《医宗金鉴》卷十九。详断泄条。
病名。明·汪机《外科理例》卷六:“热油汤火伤,皮烂肉大痛,冷霜散:煅牡蛎、寒水石、明朴硝、青黛各一两,轻粉一钱,桐油二钱。水二钱,以桃柳枝不住搅成膏,再以水溶涂之。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如银内障证。详该条。
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见该条。
见痘疹金镜录条。
见《补阙肘后方》。为望月砂之别名,详该条。
小肠在承受胃中饮食以后,进行消化和分清别浊的过程。其中饮食精微在小肠吸收后,由脾转输到身体各部;糟粕部分下注大肠,部分水液泌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