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文氏所刻医书六种
见六种新编条。
见六种新编条。
出《名医别录》。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间接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取厚3毫米左右的鲜大蒜片,以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一般每次5~7壮。适用于疮疖初起,毒虫咬伤,瘰疬,肺结核等。
即豉饼灸,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炷·脏腑门》卷四。即来复丹,见该条。
见《中药志》。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术语。指一年的运气有平气、不及和太过三种情况。《素问·五常政大论》:“三气之纪,愿闻其候。”
类中风类型之一。见《医宗必读·类中风》。又名中食。多由醉饱过度,或感风寒,或着气恼,以致食滞于中,胃气不行,升降不通所致。症见忽然昏倒,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胸膈满闷等。先用姜盐汤探吐,再服疏邪化滞、理
元代医官职称。为中级官员,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官阶从三品。
出《吴普本草》。即卤碱,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东旸。江苏江阴人。著有《医学求是》、《吴东旸医案》(18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