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艾实

艾实

《中药大辞典》:艾实

药材名称艾实

拼音ài Shí

别名艾子(《食疗本草》)。

出处《药性论》

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的果实。9~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艾叶"条。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②《纲目》:"苦辛,热,无毒。"

功能主治①《药性论》:"主明目。"

②《日华子本草》:"壮阳,助水藏、(利)腰、膝及暖子宫。"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为丸,0.5~1.5钱。

复方治一切冷气:艾实与干姜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孟诜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艾实

药材名称艾实

拼音ài Shí

英文名Fruit of Argy Wormwood

别名艾子

出处出自《药性论》。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艾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

原形态栎叶亚菊 半灌木,高60-150cm。老枝灰黑色,上部花序分枝、花梗均生白色状绢毛。叶互生;叶有短柄,柄基部无叶耳;中部叶长椭圆形、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稀为宽线形,长5-8cm,宽2-4cm,边缘有粗齿或缺刻状浅裂或深裂,裂片3-4对,中上部叶不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达10cm,上部叶渐小,叶质坚硬,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白色,密被绢毛。头状花序多数,在枝顶呈伞房花序,花枝及花梗粗壮;总苞钟形,总苞片4层,外层卵状披针形,中内层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外层稀生绢毛,边缘膜质;雌花11个,边生,花冠细管状,4齿裂,一齿较大;两性花管状,长3mm,全部花冠黄色,外面有腺点。瘦果长1.5mm。花、果期8-10月。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主肾虚腰酸;阳虚内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5-4.5g。或为丸。

各家论述1.《药性论》:主明目。

2.《日华子本草》:壮阳,助水藏、(利水)腰、膝及暖子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知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知风草药材名称知风草来源禾本科知风草Eragrostis ferruginea (Thunb.) Beauv.,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

  • 猴接骨草

    药材名称猴接骨草拼音Hóu Jiē Gǔ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短叶赤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lionia brevifolia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

  • 枳壳

    《中国药典》:枳壳药材名称枳壳拼音Zhǐ Ké英文名FRUCTUS AURANTII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

  • 小朝天罐

    药材名称小朝天罐拼音Xiǎo Cháo Tiān Guàn别名小红参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宽叶金锦香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chinensis Linn.ver.an-

  • 荜澄茄

    《中国药典》:荜澄茄药材名称荜澄茄拼音Bì Chénɡ Qié英文名FRUCTUS LITSEAE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

  • 角盘兰

    药材名称角盘兰拼音Jiǎo Pán Lán别名人头七、人参果来源兰科角盘兰属植物角盘兰Herminium monorchis (L.)R. Brown.,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挖,

  • 玉米黑霉

    药材名称玉米黑霉拼音Yù Mǐ Hēi Méi别名稔头、棒子包、玉米乌米、玉米黑粉、灰包谷、苞米乌米来源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玉米黑粉菌寄生在玉米上所形成的孢子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tilag

  • 大皮消

    药材名称大皮消别名踏皮树、毡帽老、牛尾巴树来源木犀科大皮消Franxinus pistacifolia Feng, mss.,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健胃消食,行气理血。主治食

  • 荷秋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荷秋藤药材名称荷秋藤别名石龙藤、五中土来源萝藦科荷秋藤Hoya lancilimba Merr.,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主治跌打刀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扁轴木

    药材名称扁轴木拼音Biǎn Zhóu Mù英文名root of Jerusalemthorn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轴木的枝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k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