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臑髎

猜你喜欢

  • 外感半身不遂

    病证名。指半身不遂由风邪入络所致者。多因起居不慎,卫气不固,风邪袭踞经络,气血留滞而成。《症因脉治》卷一:“身发寒热,暴仆卒倒,醒后或左或右,偏废不用,或痛或木,或热或冷,二便赤涩,此外感半身不遂之症

  • 踏盐生

    即足位分娩。旧时传说产妇分娩时如儿足先下,以盐半分涂儿足心,则其足自收,故名。此说不确,现已废用。详倒产条。

  • 吴端所

    【介绍】:见吴中秀条。

  • 柏白皮

    出《名医别录》。即柏根白皮,详该条。

  • 疟脱

    病名。指疟疾发作过程中出现大汗亡阳等虚脱之症者。清·吴楚《宝命真诠》:“疟脱之症,魄汗淋漓,面色青黑。脉虚浮数,按之极虚。”治宜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柴胡,倍参、芪,加白芍、五味、枣仁等。参见疟疾条。

  • 食滞中满

    证名。指饮食停滞,脾胃失司所致的脘腹胀满。《类证治裁·肿胀》:“食滞中满者,专消导,和中丸。”食滞中满而痛者,宜温散,药如干姜、苍术、白芷、川芎、香附、姜汁之类。若宿食不消,面黄,吞酸,宜丁香脾积丸,

  • 翣(shā 沙)舌

    病证名。《喉科心法》:“舌忽然肿大肿硬,即时气绝,名曰翣舌”。《鲍氏验方新编》卷一:“舌出口角,时时动摇,此名翣舌。”系指舌肿胀,多由心火上攻所致。治宜泻心火为主。外用皂矾,煅为末,搽舌上。参见舌肿条

  • 阴刺

    古刺法。十二节刺之一。《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指左右配穴的刺法。用于治疗寒厥,如下肢寒厥,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少阴经穴。

  • 感染性休克

    病名。系由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循环不全。主要表现是微循环的血流障碍,为儿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早期休克,四肢微温不冷,血压稍低或正常,呼吸气促或有轻度不规则,属气郁不得定畅者,用四逆散,如面色苍白,口唇发

  • 太乙紫金丹

    即紫金锭,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