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膈气

膈气

即膈证。多因心情抑郁,寒热不调,食饮伤损等所致。《圣济总录》卷六十二:“人之胸膈,升降出入,无所滞碍,命曰平人。若寒温失节,忧恚不时,饮食乖宜,思虑不已,则阴阳拒隔,胸脘否塞,故名膈气。”一名鬲气。参见噎膈、鬲气条。

猜你喜欢

  • 刘埙(xūn 勋)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

  • 张卿子伤寒论

    书名。7卷。明末张卿子参订。张氏推崇成无己,认为成氏《注解伤寒论》“引经析义,尤称详冾,虽牴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见凡例)。遂据此本旁采朱肱、许叔微、庞安时、王履、王肯堂等诸家学说,以补

  • 子悬

    病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二。亦名妊娠胸胁胀满、妊娠胸胁支满、胎气上逆、胎上逼心。指孕后胎气上逼,出现胸膈胀满。多因平素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孕后阴亏于下,气浮于上,冲逆心胸,以致胸膈胀满,甚者胁痛。

  • 双凤展翅

    小儿推拿方法。出《小儿推拿广意》。用双手食、中二指分别挟住小儿的两耳之头部往上提拉。有退热除痰、祛寒、截疟等作用。用于治疗肺经受寒之证。

  • 痘证吐蛔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卷六。“伤寒吐蛔,责之胃寒。痘证吐蛔,责之里热。由热毒拂郁于里,又不能食,虫无所养,但闻食臭,即涌出者,宜黄连止蛔汤。”

  • 原络配穴法

    指以本经原穴与其表里经的络穴相配合,用以治疗本脏本腑有关疾病的方法。如肺经有病取本经的原穴太渊,配以大肠经的络穴偏历等。因本法以取本经的原穴为主,表里经的络穴为配(客),故又称主客配穴法。其具体配用见

  • 三阴头痛

    病名。太阴头痛、厥阴头痛、少阴头痛的合称。《罗氏会约医镜·论头痛》:“太阴头痛,脉沉缓,身体沉重,或腹痛,必有痰也,以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少阴头痛,脉沉细,必寒厥,以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阴头痛,

  • 精微

    精华微细的营养物质。饮食水谷经消化吸收后,化为精微,荣养全身。《灵枢·五味》:“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马莳注:“此言谷化精微之气者,为营气卫气。……胃纳谷气,脾乃化之,其精

  • 大加皮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

  • 气噎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其症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背痛等。治用五噎丸、《深师》七气汤。参见噎、五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