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脐突

脐突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四。多因胎中积热,或新生儿断脐不当,或生后啼哭过多,咳嗽频繁而致。症见脐部膨出,甚或红肿。治宜清热为主,用白芍药汤,外用外消散。若年龄在2岁以上,脐环直径过大者,应考虑手术切除疝囊,并修补其腹壁的缺损。

猜你喜欢

  • 杨仁斋著作三种

    丛书名。宋·杨士瀛撰。包括《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三种。各详本条。

  • 脾气不舒

    指脾胃出现消化机能障碍。多由肝失疏泄或湿困脾阳所致,亦有因饮食壅滞而致者。主要证候有脘腹胀闷、食不消化、厌食、呃逆等。治宜疏肝理气。

  • 微波针灸

    以针刺和微波热效应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使用时应先按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穴针刺,然后把微波针灸仪的天线接于针柄并固定,调节输出功率,其大小以病人感到温热舒适为度,一般以17~18V为好。每穴每次5~20分钟。

  • 邪客

    《灵枢经》篇名。邪,病邪;客,外来者。本文主要讨论外邪侵入人体的病机,故名。文中指出邪气入侵的部位不同,能引起不同的病症,并相应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祛散外邪。

  • 睑废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视目内如常,自觉亦无恙,只上下左右两睑日夜长闭而不能开,攀开而不能眨,……尝见患者,一行一动,以手拈起眼皮,方能视。”为上胞下垂之重症。详上胞下垂条。

  • 清热利湿

    利湿法之一。治疗下焦湿热的方法。湿热蕴结下焦,症见小腹急胀、小便浑赤、溺时涩痛、淋沥不畅、舌苔黄腻,用八正散。

  • 孟氏杂证良方

    见幼幼集条。

  • 痘疮夹斑

    病证名。即与痘相夹而出的红斑。因痘疮毒火郁遏,伤及阴血,血与热相搏,迫血游溢于皮肤之间,故痘与斑相夹而出。症见皮肤上起红癍,片片如云头突起的片状。治宜疏风攻毒。用荆防败毒散,或黄连解毒汤。

  • 咽生白点

    病名。多由素体阴虚,操劳太过,虚火上炎薰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干燥疼痛,两边生白点,三、五集簇,白而光亮,形似珍珠,但并无形寒身热,此点与白喉迥异。治宜滋阴清热。可选用清咽润燥汤、养阴清肺汤、知柏地黄汤

  • 水板凳

    见《四川中药志》。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