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脊痛

脊痛

证名。出《素问·风论》。指背部正中肌肉、筋脉、骨节疼痛。多因督脉足少阴肾经病变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脊痛,督脉病也。背痛肺经病也。……,二经虚,感受六淫之邪则害痛。”“脊以髓满为正,房欲过度,脊髓空则痛,宜补肾,宜六味丸膀胱经脉挟脊,分左右上项,贼风乘虚入,倔强不能屈伸,宜羌活前胡防风茯苓。先脊痛,及背与肩,是肾气上逆,宜和气饮。”亦有跌扑损伤、瘀血滞留,脊痛不可忍者,宜地龙汤阳虚多脊背常感寒痛,方用八味丸鹿角狗脊等。参见背脊骨痛脊强条。本症可见于脊柱损害,如脊髓炎、骨结核及腰椎盘突出症等。

猜你喜欢

  • 蔡谟

    【介绍】:晋代官吏兼懂医术。字道明。陈留考城(今河南开封)人,生平欠详。

  • 掣节

    证名。《灵枢·五邪》:“邪在肝……行善掣节。”掣,牵引;节,关节。行善掣节,是行动时多牵掣其关节之意。

  • 八号大有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沉香丸,见该条。

  • 清胃射干汤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七方。射干、升麻、犀角、麦门冬、玄参、大黄、黄芩各一钱,芒硝、栀子、竹叶各五钱。水煎服。治胃痈初起,中脘穴隐痛微肿,寒热如疟,皮肤甲错,脉沉数。

  • 虚黄

    病证名。见《明医指掌》卷四。指因七情不舒,劳倦太过,气血两虚所致的发黄。《证治汇补·黄病章》:“虚黄,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怠惰无力,寒热微作,小便浊涩,皮肤虽黄而爪甲如常。”治宜益气健脾,养血固本

  • 小肠水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因小肠有病引起的水肿,为小儿浮肿的一种类型。由于小肠热郁,水湿内停,湿热相搏,注入下焦所致。临床症状为浮肿,小腹急满。治宜清热利湿,用导赤散加减。

  • 少腹疽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小腹痈。见该条。

  • 唇口瞤动

    证名。指口唇颤动而不能自制的症象。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嵩崖尊生书》卷六:“唇瞤唇动不止也,属肝风。柴胡、防风、荆芥、山栀、薏苡、赤小豆、生甘草、当归。”《杂病源流犀烛·口齿舌病源流》:“有唇口瞤

  • 三元延寿参赞书

    书名。元·李鹏飞著,五卷。载于《道藏·洞神部》深字号544册。刊本极少。书中提出人的寿命有三元:天元、地元、人元。纵欲则天元减;用心和动情过度则地元减;饮食无节制则人元减。全书用意新颖,说理明畅。

  • 钩虫草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