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肌热

肌热

证名。指肌表有发热感觉。见《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有虚实之分。实证多为外邪侵袭,阳明经脉受病。《景岳全书·伤寒典》:“阳明经病,为身热,目疼,鼻干,不眠,脉洪而长,以阳明主肌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为此证。”治宜去阳明在经之邪,宜柴葛解肌汤等方。虚证多为气虚血虚所致。《证治准绳·杂病》:“肌热,燥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日夜不息,脉浮大而虚,重按全无,为血虚发热,症似白虎,唯脉不长实为辨也,误服白虎必危,宜当归二钱,黄芪一两。”《丹溪心法·发热》:“肌热及去痰者,须用黄芩,肌热亦用黄芪,……补中益气汤,治虚中有热或肌表之热。”参见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等条。

猜你喜欢

  • 耳穴模型

    针灸教具。是标示耳针穴位位置的模型。又称耳针模型。多用塑料、乳胶或石膏制成。供针灸教学和临床参考之用。

  • 琼布孜孜

    【介绍】:唐代藏医学家。曾与汉族高僧、医家马哈也那(一译摩诃衍)合作将大批中医书籍翻译成藏文。据载,现存最早的藏医文献《月王药诊》就是其中之一,为汉藏医学交流作出贡献。

  • 读素问钞

    书名。元·滑寿编撰。3卷。作者选录《素问》中的重要内容,分为: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刺、阴阳、标本、运气和汇萃12类,并作了简要注释。明·汪机于1519年又取王冰注参补其间,而以

  • 见闻精出

    证名。指耳闻目睹色情之事而精自泄者。《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见闻感触,则动肾气。肾藏精,今虚弱不能制于精,故因见闻而精溢出也。”义同漏精,属滑精病。详滑精条。

  • 清咽甘露饮

    《疫喉浅论》卷下方。鲜生地黄、茵陈、黄芩、鲜石斛、犀角、石膏、枳壳、麦门冬、人中黄、马勃。加鲜枇杷叶(蜜炙,绢包),水煎服。治疫喉腐烂,或白或黄,神烦痧赤,唇舌破烂,口渴溲赤,脉数,苔燥而厚。

  • 脱力黄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力役人劳苦受伤,亦成黄胖病,俗名脱力黄。”与因虫食所致之黄胖病不同。证见黄胖而好食易饥,怠惰无力。治宜双砂丸、伐木丸加味。参见黄胖条。

  • 连珠喉风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心经火毒上冲而生舌下。其形如珠,初见一、二,少顷蔓生盛,三五七八九如贯珠。舌胀痰升,不能饮食。”吞咽有碍,口出涎丝。治宜清心解毒,泻火祛痰。可选用泻心汤、导赤散、二

  • 单鼓

    病名。即鼓胀。《丹溪心法·鼓胀》:“鼓胀又名单鼓。”详鼓胀条。

  • ①人体器管。指子宫,《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张景岳说:“胞者,子宫也。此男女藏精之所,皆得称为子宫。惟女子于此受孕,因名曰胞。然冲任督脉,皆起于此,所谓一原而三歧也。”②胞衣之简

  • ①纵,弛纵、纵缓之意。多属筋脉、关节病变,如筋纵、百节皆纵之类。《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②指脉象。《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