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耳疮

耳疮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足少阴为肾之经,其气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入于耳,与血气相搏,故耳生疮”。或由肝、胆、三焦湿热上冲所致。症见左耳或右耳,或两耳生疮,焮红肿痛,或破流脓水,身发寒热。又《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疮生于两耳,时差时发,亦有脓汁,如此,是风湿搏于血气所生。”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龙胆泻肝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旋耳疮条。

猜你喜欢

  • 青龙骨

    见《江西草药》。为水龙骨之别名,详该条。

  • 五音之一。肾音羽,其音柔细尖利,沉而深。

  • 背脊骨痛

    证名。《石室秘录·背脊骨痛》:“背脊骨痛者,乃肾水衰耗,不能上润于脑,则河车之路,干涩而难行,故尔作痛。此等症非一二剂可以见功,非久服补气之药以生阴,非大服补阴之药以生水,未易奏行也。”方用满河汤。参

  • 帝中喉风

    病名。多由肾阴虚亏而虚火上炎,或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症见帝中肿胀、疼痛,饮食吞咽不利,甚则肿塞咽喉。若因感受风热者,治宜疏风清热。可选用银翘散、清咽利膈汤等加减;如属肾阴虚亏者,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

  • 山花椒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竹叶椒之别名,详该条。

  • 白芨

    见《证治准绳》。即白及,详该条。

  • 十九畏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减低其毒性或功效,甚至完全丧失功效,称相畏。据文献记载有十九种药物相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

  • 余梦塘

    【生卒】:十九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兼官吏。字含芳,又字芳亭,别号杏林子。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初为郡库生,官至通判等职,曾居住于广州。撰有《保赤存真》。另有《梦塘三书》、《麻痘合参》等书,未见刊

  • 翻花杨梅

    见《梅氏验方新编》第七集。即结毒溃烂的更严重者。详杨梅疮条。

  • 毛爪参

    见《云南经济植物》。为白云花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