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缠腰火丹

缠腰火丹

病名。生于腰肋间的疱疹性皮肤病。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蛇串疮火带疮蛇缠疮蛇丹蛇缠虎带。多由心肝二经风火,或脾肺二经湿热所致。起病突然、症见患部皮肤发红烧灼刺痛,红疹集簇,继而出现水疱,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疱液初呈透明,后转浑浊;或间有出血或坏死,累累如串珠,排列成束带状。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老年患者有时疼痛可持续1~2月,甚至更长时间。或伴有轻度发热、疲乏、纳差等全身症状。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初起皮肤红赤,烧灼痒痛内服龙胆泻肝汤;若出现水疱,糜烂流水,疼痛更著,内服除湿胃苓汤。外用柏叶散敷之;或用雄黄散韭菜汁外搽。亦可用针灸耳针疗法。相当胸、腰部的带状疱疹。

猜你喜欢

  • 胁肋胀痛

    证名。指胁肋部发胀作痛的症状。见薛己注《明医杂著·痰饮》。多由气郁、痰凝,脉络阻滞所致。如肝气郁结者,多兼见胸闷纳减,胀痛常随情志变化而增剧。治宜疏肝理气为主,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如湿痰走注肝经

  • 余听鸿

    【介绍】:见余景和条。

  • 食呕

    证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胸腹胀闷,四肢厥冷,恶闻食臭,食入即呕,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呕。此由饮食伤脾,宿谷不化之所为也。”《证治要决》卷六:“食呕,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气,并饮

  • 山白芷

    见《广东中草药》。为羊耳菊之别名,详该条。

  • 类胎痛

    见《玉峰郑氏女科秘传》。指孕妇未及分娩期(怀胎八、九个月时),忽感腹痛,如欲产之状;约三、四日后,腹痛止,安静如常,名曰类胎痛。参见试胎条。

  • 手心主之筋

    手厥阴的经筋。《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

  • 一煎散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九方。当归尾、炙穿山甲(研)、生甘草、桃仁泥、皂角刺各二钱,黄连一钱五分,枳壳(麸炒)、槟榔、天花粉、乌药、赤芍药、生地黄、白芷各一钱,元明粉、大黄各三钱,红花五分。水

  • 珊现

    出《新修本草》。为矶花科动物桃色珊瑚Corallium japonicum Kischinouye等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产台湾及南部沿海。甘,平。安神镇惊,去翳明目。①治惊风,癫痫,吐血,衄血。内

  • 阴脏

    ①五脏中,脾、肺、肾三脏属阴,故称。②泛指阴盛体质之人。《景岳全书》卷一:“阴脏者,一犯寒凉则脾肾必伤,此其阳之不足。”

  • 疽病方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方。白蔹、黄芪、芍药、肉桂、干姜、川椒、茱萸(应作吴茱萸)各等分。为末,每服一三指大撮,入一杯酒中,日服五、六次。治疽病。若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