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隐疹
病名。即经行风疹块。详该条。
病名。即经行风疹块。详该条。
出宋·孙用和《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即砒石。详该条。
书名。明·张介宾撰。32卷。刊于1624年。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二书内容重新调整归类,改编而成。分为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含羞草,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桂苓五味甘草汤,见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万寿菊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人参叶之简称,详该条。
即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见该条。
《类证治裁》卷七方。冬葵子三两,茯苓、滑石各一两,芒硝半两,甘草、肉桂各二钱半。为细末,每服一方寸匕,白水送下。治石淋初起。
经脉名。即手少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臂少阳脉:出中指,循臂上骨下兼(廉),奏(凑)耳。其病:产(生)聋,□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少阳之脉。”
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髂前上棘下方凹陷(维胞)斜下1寸处;或于维道穴斜下2寸处取穴。主治子宫下垂。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