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精少

精少

病证名。指精液稀少。见《辨证录·种嗣门》。又称少精。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支咳

    病名。十咳之一。又名支嗽。指咳嗽兼见心下硬满引痛者。《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三曰支咳。心下硬满,咳则引痛,其脉反迟是也。”参见咳嗽、痰饮咳嗽、十咳条。

  • 万氏牛黄丸

    即牛黄清心丸第二方,见牛黄清心丸条。

  • 痰积发热

    病证名。指痰积中脘所致的发热。《金匮翼·痰积发热》:“其脉弦滑,其证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活人书所谓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发热,状类伤寒,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参见发热、痰症发热等条。

  • 金针拨障术

    中医眼科手术方法。即针拨白内障术。详该条。

  • 胎死腹中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即子死腹中。详该条。

  • 天竺参

    见《滇南本草》。为还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 消导

    消食导滞的简称。详消食化滞条。

  • 火烧疮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烧伤。见该条。

  • 老痰

    痰证之一。指气火郁结,凝结胶固之痰症。又名郁痰、结痰、顽痰。《症因脉治》卷二:“老痰即结痰。”“顽痰坚结胶固,……即老痰。”《丹溪心法附余·痰》:“因火邪炎上,薰于上焦,肺气被郁,故其津液之随气而升者

  • 王怀隐

    【介绍】:宋代医官。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初为道士,精通医药。太平兴国初年诏还俗,为尚药奉御,后升任翰林医官使。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宋政府组织编修方书,命王怀隐与副使王祐、郑奇、医官陈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