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粉刺

粉刺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痤疮。为皮脂腺过度分泌所致皮肤慢性炎症。因其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故名粉刺。又名酒刺肺风粉刺。多由肺胃蕴热,上熏颜面,血热郁滞;或过食膏粱厚味肠胃湿热,日久挟痰,凝滞肌肤所致。多发于颜面,亦可见于胸背等处,起皮疹如粟,或见黑头,甚则色赤肿痛,挤破出白粉汁。自觉搔痒,常因搔抓感染形成脓疱,有的伴结节、脓肿、囊肿及疤痕等。内治肺经风热者服枇杷清肺饮;肠胃湿热者服茵陈蒿汤脾失健运者服参苓白术散。外用痤疮洗剂或颠倒散凉水调搽。有脓肿、囊肿者,用三棱针刺破引流。

猜你喜欢

  • 打扑内伤

    病证名。指因跌打引起的肢体深部组织及脏腑、气血损伤的病证。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四。详内伤条。

  • 水轮

    眼的五轮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冰轮。《银海精微》:“肾属水,曰水轮,在眼为瞳人。”即瞳神。其疾患多与肾、膀胱有关。详瞳神条。

  • 六府

    即六腑,详该条。

  • 喉珠

    病名。《喉科种福》卷四:“此证小舌后垂红丝一根,下结一毬如花而塞喉……乃鼻中生红丝如发,悬黑皰如石榴,垂挂咽门,致碍饮食,如用刀即死。治以土牛膝根洗净入醋捣汁,从鼻孔灌入,丝断毬破,吐出恶血。”参见喉

  • 少阳经病

    指由于邪热郁于少阳经而产生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烦,胁痛等症,热邪介于半表半里。治宜小柴胡汤。

  • 至营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目窗,见该条。

  • 尺肤诊

    观察尺肤部的色泽形态及按触该部了解其缓急、滑涩、寒热的诊察方法,又称“诊尺肤”。《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汪石山认为:“既诊其三部

  • 枫杨叶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柳叶之别名,详该条。

  • 经行浮肿

    病证名。亦名经来浮肿、经来遍身浮肿。指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头面四肢或遍身浮肿的病证。多由脾虚、肾虚、或气滞血瘀所致。若因久居湿地或经期冒雨涉水、湿气内侵或饮食劳倦伤脾,经行时阴血注于冲任,气随血

  • 铁扫把子

    见《四川中草药》。为地肤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