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秋葵

秋葵

药材名称秋葵

拼音Qiū Kuí

别名毛茄、黄蜀葵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咖啡黄葵的根、叶、花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cnch[Hibiscus esculentus L.]

采收和储藏:根于11月到第2年2月前挖取,抖去泥土,晒干或炕干。叶于9-10月采收,晒干。花于6-8月采摘,晒干。种子于9-10月果成熟时采摘,脱粒,晒干。

原形态咖啡黄葵一年生草本,高1-2m。茎圆柱形,疏生散刺。叶互生;叶柄长7-15cm,被长硬毛;托叶线形,长7-10mm,被疏硬毛。叶掌状3-7裂,直径10-30cm,裂片阔至狭,两面均被疏硬毛,边缘具粗齿及凹缺。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1-2cm,疏被糙硬毛;花萼钟形,较长于小苞片,密被星状短绒毛;花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5-7cm,花瓣倒卵形,长4-5cm。蒴果筒状尖塔形,长10-25cm,直径1.5-2cm,先端具长喙,疏被糙硬毛;种子球形,多数,直径4-5mm,具毛脉纹。花期5-9月。

生境分部我国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引入栽培。原产于印度。

栽培生物学特征 喜温暖气候,不耐寒,以深厚肥沃土壤、阳光充足之地栽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9-10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脱粒、贮藏备用。于春季播种,生长期多浇水,施肥。

性味淡;寒

功能主治利咽;通淋;下乳;调经。主咽喉肿痛;小便淋涩;产后乳汁稀少;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单头紫菀根

    《中药大辞典》:单头紫菀根药材名称单头紫菀根拼音Dān Tóu Zǐ Wǎn Gēn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根。夏、秋采收。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复方①治急

  • 黄耆茎叶

    药材名称黄耆茎叶拼音Huánɡ Qí Jīnɡ Yè别名芰草(《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茎叶。功能主治《别录》:"疗渴及筋挛,痈肿

  • 假通草树皮

    药材名称假通草树皮拼音Jiǎ Tōnɡ Cǎo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纤齿柏那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aiopsis ciliata Dunn[Acan-thopana

  • 人乳汁

    《中药大辞典》:人乳汁药材名称人乳汁拼音Rén Rǔ Zhī别名奶汁(《纲目》)出处《别录》化学成分每100克人乳汁含水分88克、蛋白质1.5克、脂肪3.7克、碳水化物6.4克、灰分0.3克

  • 平地木

    药材名称平地木拼音Pínɡ Dì Mù别名叶下红、叶底红、矮脚樟、雪里珠、矮脚草、地茶、小青、矮茶、短脚三郎、矮茶荷、矮茶风、矮茶子、地青杠、老勿大、金牛草、千年不大、叶下珍珠、老不大、铺地凉伞、阴山

  • 酸浆根

    《中药大辞典》:酸浆根药材名称酸浆根拼音Suān Jiānɡ Gēn出处《蜀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酸浆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浆"条。化学成分含生物碱3α-巴豆酰氧托烷。性味①《蜀

  • 厓花子

    药材名称厓花子拼音Yá Huā Zǐ别名海金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接骨丹、粘子柴、野黄栀、山枝木(金华《常用中草药单力验方选编》),山海桐(《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

  • 禾叶毛兰

    药材名称禾叶毛兰来源兰科毛兰属植物禾叶毛兰Eria graminifolia Lindl.,以全草入药。7~8月采集,洗净切段晒干。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益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

  • 算盘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算盘七药材名称算盘七拼音Suàn Pán Qī别名竹林消、女楂、腋花扭柄花来源百合科算盘七Streptopus simplex D. Do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

  • 丝绵木

    药材名称丝绵木拼音Sī Mián Mù别名明开夜合、桃叶卫矛、白杜、白桃树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丝绵木Euonymus bungeanus Maxim.,以根、茎皮、枝叶入药。春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