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曲池。参鬼臣条。
见《滇南本草》。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口唇糜烂。详口糜条。
①《审视瑶函》卷六方。熊胆汁、鲭鱼胆汁、鲤鱼胆汁、猪胆汁、羊胆汁、蜂蜜各等分。共入银铫中,微火熬膏,出火毒,每用少许点眼。治火热赤眼,流泪烂弦,怕热羞明,或痛或痒。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八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寸口脉三部之一。详寸关尺条。
【介绍】:三国魏针灸医生。高句骊国(今朝鲜)人。佚名。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善用针,取寸发斩为十余段,以针贯取之,言发中虚,其妙如此。
【介绍】:见钱潢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牛马藤之别名,详该条。
舌苔灰而干燥,舌质深红,为热盛伤津之候,治宜清里泄热(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