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卷四方。白芍药、甘草。水煎服。治血虚腹痛。
即经络感传现象。见该条。
病名。见《救伤秘旨》。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见《海南植物志》。为猪笼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珍珠草,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天南星、半夏、陈皮(去白)各三两,香附(皂角水浸一伏时,晒干)二两。为末,姜汁糊为丸。治气嗽,脉浮洪滑数,兼上气喘急,痰涎凝结,或如败絮,或如梅核,甚如吐脓血,将成肺痿
【介绍】:见章迪条。
五色主病之一。出《灵枢·五色》。面部色白为阳虚气血不足的证候。阳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白。阳气虚弱,阴盛于内,寒从内生,故为寒。
综合性医书。10卷。明·周之干著述。此书由周氏门人整理记录,复由勾吴逋人删释校订,重予编次刊行。卷1~5分述阴阳脏腑、亢害承制、气运经络、望色切脉、辨证施治、二十六字元机、用药权衡、炮制心法、古经解、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球兰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