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五善之一。精神清爽,声和舌润,疮痬虽疼痛但口不渴,动息自宁者为心善。《外科正宗》:“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润鲜,疮疼兼不渴,睡醒得安然。”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见踝骨条。
病名。即血痹。《太平圣惠方》卷十九:“夫风血痹者,由体虚之人,阴邪入于血经故也。若阴邪入于血经而为痹,故为风血痹也。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皆由优乐之人,骨弱肌肤充盛,因疲劳汗出,肤腠易开,为风邪所侵故
见《分类草药性》。为白竻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多劳过欲,真阴亏损,阳浮引阴血从上窍而出的衄血。《景岳全书·杂证谟》:“衄血有格阳证者,以阴亏于下,而阳浮于上,但察其六脉细微,全无热证,或脉且浮虚豁大,上热下寒,而血衄不止,皆其证也。治
见《江苏野生植物志》。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菍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怀祖,海虞(今浙江常熟)人。撰有《本草经辑要》一书(1809年),为明代名医缪希雍所著《神农本草经疏》一书的辑要。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由产后恶露未尽,或跌仆损伤,瘀血不消所致。症见四肢痿软,不能运动,兼见疼痛、脉涩等症。治宜活血行瘀为主。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或用归梢汤。参见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