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癖疾

癖疾

病证名。见《古今医鉴》。小儿脾胃柔脆,脏腑娇嫩,调护不当,乳食失调,势必伤及脾胃,使脾胃不能消化水谷,水谷不化,则容易停滞而生湿生痰,使邪积胸中,气血流行不畅,脏腑机能衰退,以致气滞血涩,体内排出的浊液外溢,复感寒气,凝聚不散,留结成块,结于胁下,则成癖疾。临床表现胁下有一结块,开始比较柔软,渐渐增大而变硬,如继续发展,扩大到肚脐以下,则病根已深。本病同时还伴有潮热,头出虚汗,腹部膨大,青筋暴露,甚至毛发焦枯,肌肉消瘦口渴喜饮,面色青黄等;若病延日久,则气血衰耗,往往导致虚脱。临床有乳癖食癖癖气之分。详各条。

猜你喜欢

  • 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

    见伤寒图歌活人指掌条。

  • 嫩阳

    即少阳,以其为生气之首。故名。

  • 李子毅

    【介绍】:清代医家。字庆申。湖北蕲水人。长于诊治瘰疬等证,撰有《痰疬法门》一书,列述痰疬总论,认为轻微易治者为痰,迟重难治者为瘰疬。对痰疬之鉴别、内治、外治、禁用宜忌、饮食服药,均有论述,并附自己临证

  • 出《灵枢·经别》等篇。又名嗌、咽嗌、喉嗌。古名嚥。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重楼玉钥》:“咽者,嚥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古代医籍常咽、喉并称。《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

  • 邓博望

    【介绍】:见邓苑条。

  • 朱峻明

    【介绍】:见朱光被条。

  • 寒湿发黄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黄病章》。属阴黄范畴。多由寒湿郁滞,脾阳不振,胆汁外溢所致。证见身目黄色晦暗,神疲畏寒,食欲减退,脘闷腹胀,大便不实,小便短少,舌淡苔腻,脉濡缓等。治宜温中化湿,用理中汤或茵陈术

  • 首乌散

    《揣摩有得集》方。何首乌一两,当归五钱,炒川芎、生地黄、土茯苓各三钱,防风、连翘、乌梅肉各一钱,土贝母一钱半,肉桂、附子各五分。为粗末,加竹叶、灯心,水煎服。治肾虚牙痛,两腮俱肿,饮食不能下咽。

  • 噙化

    将药物含在口内溶化的服药法,多用于丸剂或锭剂。可按病情需要,含后将溶液缓缓吐出,如急性扁桃体炎,用山豆根、玄参制成的丸剂;或含后将溶液嚥下,如治肺阴虚证,用滋阴清肺止咳的丸剂之类。

  • 王严士

    【介绍】:见王德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