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畏寒

畏寒

即怕冷,有两种病理情况:一是风寒邪气侵犯肌表,遏阻卫阳而致,为外感表证的主要见症,又称“恶寒”。另一是阳气虚衰,卫阳虚弱空疏,不能温养肌表而致,为阳虚证候之一。

猜你喜欢

  • 鱼腰

    经外奇穴名。出《医经小学》。《奇效良方》云:“在眉中间是穴。”与《银海精微》所云之光明穴同。参见光明条。

  •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

    书名。简称《活人总括》。7卷。宋·杨士瀛撰。本书以总括《伤寒论》、《伤寒类证活人书》二书的内容为主,参附杨氏学术见解编成。卷1为活人证治赋;卷2伤寒总括;卷3伤寒证治;卷4~6分述发热、恶风、四逆、头

  • 惟睹三光

    古代眼科术语。系指患眼视力减退至仅存光感。《秘传眼科龙木论》:“不辨人物,惟睹三光。”参见犹见三光条。

  • 小儿诸淋

    病证名,指小儿肾与膀胱有热而致小便淋沥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诸淋者,肾与膀胱热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小便也。肾气下通于阴,阴,水液之通路,膀胱津液之府

  • 芝麻荄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麻秸之别名,详该条。

  • 美草

    出《神农本草经》。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 裴元灵

    【介绍】:唐代道士。撰有《五脏旁通明鉴图》1卷(《宋志》)记载为孙思邈撰),已佚。

  • 忪(zhōng 中)悸

    即心悸怔忡。《证治要诀》卷九:“忪悸者,本无所惊,常心忪而自悸。”详心悸、怔忡条。

  • 调经论篇

    《素问》篇名。调,调治;经,经脉。本篇主要说明外邪侵入人体引起阴阳失调之虚实病理机制,指出针刺补泻手法对调和气血的重要意义,故名。

  • 月经愆期

    病名。见《类证普济本事方》。①指经行先后无定期。《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经来前后为愆期。”②指错过日期的意思,故或认为是指经行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