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甲香

甲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甲香

药材名称甲香

拼音Jiǎ Xiānɡ

来源为软体动物蝾螺科蝾螺Turbo cornutus Solander的掩厣

性味咸,平。

功能主治和气清神,止痢。用于心腹满痛,下淋痔瘘,疥癣,头癣,甲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甲香

药材名称甲香

拼音Jiǎ Xiānɡ

别名云母海月、催生子(《中药志》)。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蝾螺科动物蝾螺或其近缘动物的掩厣

原形态蝾螺,又名:流螺(《本草图经》)。

螺壳大而结实,壳高约9厘米,宽约8厘米。螺层约5~6层,缝合线明显,壳顶较高,体螺层较膨圆,各层宽度增加均匀。壳面有发达的螺肋,肋间尚具有细肋,生长纹粗糙而密,呈鳞片状。体螺层上一般具有2列强大的半管状棘,每列约10~11个。壳面灰青色,壳基部膨胀,螺肋生长纹和颜色与壳面类同。壳口大,圆形,内具真珠样光泽,外唇简单,内唇下方扩展并加厚。无脐。厣石灰质,重厚,外面灰绿色和灰黄色,具密集的小粒状突起,中央偏内下方有一旋涡状雕刻;内面稍平,有螺纹4条,核略偏下方。体柔软,触角细长;足甚发达。

生境分部生活于低潮线附近的岩石质海底。分布浙江以南沿海区。产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

性状为圆形的片状物,直径1~4厘米,厚0.2~1厘米。内面略平坦,显螺旋纹,有时附有棕色薄膜状物质;外面隆起,有显着或不显着的螺旋状隆脊,凹陷处密被小点状突起。质坚硬而重,断面不平滑。气微,味咸。

炮制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甲香)须用生茅香、皂角二味煮半日,却漉出,于石臼中捣,用马尾筛筛过用之。"

②《经验方》:"甲香修制法,不限多少,先用黄土泥水煮一日,以温水浴过,次用米泔或灰汁煮一日,依前浴过后用蜜酒煮一日,又浴过,煿干任用。"

性味《唐本草》:"味咸,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脘腹痛,痢疾,淋病,痔瘘,疥癣。

①《唐本草》:"主心腹满痛,气急,止痢,下淋。"

②《本草拾遗》:"主甲疽,瘘疮,蛇蝎蜂螫,疥癣,头疮,嚵疮。"

③《海药本草》:"和气清神,主肠风痿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备注本品在广东、广西、四川、甘肃、陕西、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湖北、湖南、江西、山西以及天律、武汉等地均作云母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甲香

药材名称甲香

拼音Jiǎ Xiānɡ

英文名snail

别名云母、催生子

出处出自1.《唐本草》:甲香,生南海,蠡大如小拳,青黄色,长四、五寸,取厣烧灰用之,南人亦煮其肉啖,亦无损益也。

2.《本草图经》:甲香,生南海,今岭外、闽中近海州郡及明州皆有之,海蠡之掩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蝾螺科动物蝾螺及其近缘动物的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urbo cornutus Solander2.Turbo marmoratus Linnaeus3.Turbo articulatus Reeve4.Trubo chryostomus Linnaeus5.Trubo petholatus Linnaeus6.Turbo argyrostom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捕,捕得后将厣取下,洗净,晒干。

原形态1.蝾螺,贝壳呈现拳状,质坚实,高约90mm,宽约80mm。螺层5-6层,缝合线明显,螺旋部低,体螺层极膨大,各层宽度均匀。壳面螺肋发达,肋间尚有细肋。生长纹密、精糙,呈鳞片关于本螺层上常有强大的半管状棘,一般具2列,每列10-11个,整个壳表面灰青色,壳基部膨胀,壳口大,圆形,内具珍珠样光泽,外唇简单;内唇往下扩展并加厚无脐,厣石灰质,厚重,外表灰绿色或灰黄色,具客集小粒状突起,中央偏内下方有一旋涡状刻纹,内面稍平,有旋纹4条。核略偏下方,体柔软,触手细长,足发达。

2.夜光蝾螺,贝壳呈拳状,质极坚厚,一般壳高170mm左右,宽与高近等。螺旋部呈低圆锥形,螺层约6.5层,自上而下迅速增宽,露于外面的螺层呈圆形降起,缝合线浅。顶部各螺层光滑无肋,由第4螺层下部始,螺层中部降起,形成断续的由结节连成的螺肋,较粗大并向外扩展将壳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壳面呈斜坡状,下部壳面近垂直。体螺层极膨大,上肋至体螺层渐粗,其下方有2-3条较弱的螺肋。生长纹细密,有时有褶襞。壳表为暗绿色,布有棕、白色相间的环带数条,间或杂有红色环纹。壳顶部常染有翠绿色斑纹。壳口大,近圆形,内面银白色,珍珠层厚,光泽强,外唇略薄,易破损,边缘有一绿色狭边;内唇极厚,向外下方卷扩,厣为石灰质,厚重,圆形,外表白色,具密集小粒状突起,中央向外突出,有一旋涡状刻纹。内面稍一平,黄棕色,具光泽。

3.节蝾螺,贝壳中小型,质坚厚,一般壳高50mm左右,大者高58mm,宽52mm。螺层约6层,缝合线明显,螺旋部约为壳高的1/4。壳顶尖,体螺层稍膨大而斜。壳面螺肋较密,每隔1-3肋,便间有1条稍宽的粗肋。壳表黄绿色,并有紫褐色放状色带。壳内面灰白色,有珍珠光泽,壳口圆,外唇具淡蓝色镶边及细齿状缺刻。脐小而深,并顺着内唇引伸出1条宽沟。厣石灰质,圆形,2/3杂有黄绿褐色,余为灰白色。中部稍凸,边缘有细小粒状突起。

4.金口蝾螺,贝壳中型,质重坚厚,一般壳高约70mm,宽约为高的6/7,螺层约6层,缝合线深,壳顶稍高。体螺层膨大,壳面密生螺肋,生长细纹,呈水波状,使肋面及肋间分割成若干覆瓦状小鳞片。各螺层中部有一稍扩张的角状螺肋,尤以体螺层的角状突起更为发达。壳表橙褐色,杂有紫褐色放射条纹。壳口圆,内面金黄色。外唇有缺刻,内唇向下方增厚扩张 。脐不明显,壳基部围绕脐和唇轴有一粗肋,呈半圆形。厣石灰质,圆形,中央增厚而稍凸,绿紫色;周围橙色,并有细沟纹。内面稍平,有旋纹约5圈,核近中央。

5.带蝾螺,贝壳中小型,近陀螺形,一般壳高约50mm,大者高约55mm,宽与高近等。螺层约6层,缝合线明显,壳顶略尖,体螺层较宽大,壳面略膨圆,甚光滑,生长纹细密。壳表褐色,并有棕褐色与棕绿色螺带,带上还有不规则的黄白色火焰状斑纹。壳顶显露粉红色或紫红色。壳口圆,内面白色,有珍珠光泽,外唇简单光滑,内唇略厚,黄绿色。厣石灰质,中央翠绿色;靠内唇部增厚,白色,较光滑;靠外唇部稍薄,褐色,有细小粒状突起。

6.银口蝾螺,贝壳中等大,质重坚厚,大者壳高可达80mm,壳而螺肋较粗大,每两肋间尚有小鳞片组成的小肋脐明显。壳口银白色。厣中央墨绿色;上端灰白色;下端橙褐色;有细小粒状突起。其他与金口蝾螺相似。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10m左右的岩石质海底。

2.生活于潮下带数10m深的岩石及珊瑚礁的海底,壳表常着苔藓虫、藤壶等小动物。于潮间带下区能找到幼小个体。

3.生活于潮是带中,低潮区岩礁间及低潮线下泥沙质海底。

4.生活于低潮线附近珊瑚礁及岩石间。

5.生活于浅海珊瑚礁间。

6.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海及南海。

2.我国分布于台湾及海南岛南部。

3.我国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沿海,为南海常见种类。

4.我国分布于南海。

5.我国分布于南海西沙群岛。

6.我国西沙群岛为习见种。

性状性状鉴别 厣呈类扁圆球形,直径1-4cm,一侧较厚,一侧较薄。一面降起,表面淡白色、浅棕色或浅绿色,有颗粒状突起,且有螺旋状的降起。另一面平坦,有螺旋状纹理,附有棕色薄膜状物。质厚,坚韧,不易折断,破碎面类白色,不平坦。气微腥,味咸。

化学成分近缘动物拉冠小月螺的全体含一种新外源凝集素。内部器官含岩藻依聚糖酶(fucoidanase)A和B,组织含褐藻酸盐裂解酶(alginate lyase)Ⅰ、Ⅱ、Ⅲ,糖酶(carbohydrase)主要有:糖原酶(glycogenase),蔗糖酶(sucrase),麦芽糖酶(maltase),乳糖酶(lactase),蜜二糖酶(melibiase)。此外,还含褐藻酸酶(alginase),角叉菜胶酶(carrageenanase),琼脂酶(agarase),海藻糖梅(trehalase)。

炮制1.《雷公炮炙论》:凡使(甲香)须用生茅香、皂角二味煮半日,却漉出,于石臼中捣,用马尾筛筛过用之。

2.《经验方》:甲香修制法,不限多少,先用黄土泥水煮一日,以温水浴过,次用米泔或灰汁煮一日,依前浴过后用蜜酒煮一日,又浴过,煿干任用。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去痰火;解疮毒。主脘腹满痛;痢疾;淋病;高血压;头痛;痔瘘;头疮;疥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磨水冲服,3-9g。外用:适量,煅研末撒或调敷。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心腹满痛,气急,止痢,下淋。

2.《本草拾遗》:主甲疽,瘘疮,蛇蝎蜂螫,疥癣,头疮,chan疮。

3.《海药本草》:和气清神,主肠风瘘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兴安毛连菜花

    药材名称兴安毛连菜花拼音Xìnɡ ān Máo Lián Cài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科植物肖安毛连菜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s hieracioides L.aubsp. Daua

  • 莲须

    《中国药典》:莲须药材名称莲须拼音Lián Xū英文名STAMEN NELUMBINIS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雄蕊。夏季花开时选晴天采

  • 常春油麻藤

    药材名称常春油麻藤拼音Chánɡ Chūn Yóu Má Ténɡ英文名Evergreen Mucuna Stem别名牛马藤、大血藤来源为豆科植物常春油麻藤Mu

  • 虎尾兰根

    药材名称虎尾兰根拼音Hǔ Wěi Lá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舌兰科植物虎尾兰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2.Sansevieria

  • 上天梯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天梯药材名称上天梯别名王孙、轮叶王孙来源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北重楼Paris obovata Ledeb.[P. verticillata Rieb.],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

  • 长刺卫矛

    药材名称长刺卫矛拼音Chánɡ Cì Wèi Máo别名刺果卫矛、扣子花、岩风来源卫矛科长刺卫矛Euonymus wilsonii Sprague,以根入药。生

  • 五蕊梅

    药材名称五蕊梅别名木茎山金梅来源蔷薇科山金梅属植物匍茎五蕊梅Sibbaldia procumbens L.,以全草入药。花开时采地上全草,晒干。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止咳,痛经,祛瘀消肿。用于咳嗽,月

  • 药材名称鸮拼音Xiāo别名流离、鸱鸮(《诗经》),土枭(《尔雅》),服(《汉书》),天鸟(《周礼》郑玄注),训狐(《巴蜀异物志》),山鸮(《汉书》晋灼注),画鸟(《埤雅》),幸狐、车载板、快扛鸟、春哥

  • 虎牙

    药材名称虎牙拼音Hǔ Yá出处《别录》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牙齿。功能主治①《别录》:"疗丈夫阴头疮及疽瘘。"②《纲目》:"杀痨虫,治猘犬伤发狂,刮末,酒服方寸匕。

  • 海月

    《中药大辞典》:海月药材名称海月拼音Hǎi Yuè别名镜鱼(《临海异物志》),以下鱼(《食疗本草》),海镜、膏叶盘(《岭表录异》),蛎镜(《闽中海错疏》),石镜(《海南志》),窗贝(《动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