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草麻黄汤

甘草麻黄汤

金匮要略》卷中:甘草麻黄汤

药方名称甘草麻黄汤

别名麻黄甘草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处方甘草6克麻黄12克

功能主治治里水。身体面目悉肿,腰以上肿甚,身微热,口不渴,无汗,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5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甘草,煮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重复汗出,不汗再服。药后注意避免风寒。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甘草麻黄汤

药方名称甘草麻黄汤

别名麻黄汤、麻黄甘草汤、二物汤、麻甘汤、走马通圣散

处方甘草2两,麻黄4两。

功能主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麻黄汤(《千金翼》卷十九)、麻黄甘草汤(《三因》卷十四)、二物汤(《普济方》卷三八六)、麻甘汤(《医学入门》卷七)、走马通圣散(《金匮要略今释》卷五引《秘传经验方》)。

注意慎风寒;忌海藻菘菜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白药酒

    药方名称白药酒处方白茯苓5钱,白术5钱,花粉5钱,山药(炒)5钱,薏苡仁5钱,芡实(研)5钱,牛膝5钱,白豆蔻(去壳)3钱。功能主治开胃健脾,补虚劳。主用法用量用烧酒10斤,谅加白蜜,久泡为妙。摘录《

  • 痹药

    药方名称痹药处方猴姜(即骨碎补)1钱,香附1钱,草乌1钱半,川芎1钱。制法上共为细末。功能主治凡接骨入臼,先用此药服之,软其筋骨。主用法用量每用姜酒调服。饮醋即解。摘录《伤科汇纂》卷七

  • 控涎丸

    《中国药典》:控涎丸药方名称控涎丸处方甘遂(醋制)300g 红大戟300g白芥子300g性状本品为棕褐色带有淡黄色斑点的糊丸;味微辛、辣。炮制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米粉或黄米粉240g

  • 首乌青蒿鳖甲饮

    药方名称首乌青蒿鳖甲饮处方赤色鲜首乌24克(打碎)青蒿9克鳖甲15克当归15克柴胡4.5克青皮6克 草蔻仁3克(研)功能主治治温疟,阴虚发热,脉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口干,加知母6克,生甘草2.5克

  • 舒郁清肝饮

    药方名称舒郁清肝饮处方当归6克白芍(酒炒)12克白术柴胡香附(醋炒)郁金黄芩各6克 山栀仁9克 丹皮6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舒肝解郁,活血调经。治经前胁胀腹痛,性急易怒,头晕,口苦而干,月经色红量多或有块

  • 加味益元散

    《济阳纲目》卷九十一:加味益元散药方名称加味益元散处方益元散2钱加茴香1钱(微炒黄),木香2分半,槟榔2分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滞,卒淋急痛。用法用量水调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一《济阳纲目》卷

  • 黄明膏

    药方名称黄明膏处方牛皮胶1两。制法入铜器内,好醋和煮,用筷子时时搅动,煮好加铅粉、黄丹各2钱,搅匀,收入罐内,放水中拔去火毒,用布摊贴。功能主治对口发背,鱼口便毒,及一切痈疽肿毒。未成即消,已成拔脓生

  • 大黄连翘汤

    药方名称大黄连翘汤处方大黄、连翘、防风、瞿麦、荆芥、当归、赤芍、滑石、蝉蜕、黄芩、山栀、甘草(加紫草5分)。功能主治痘疮身热如火,疮势稠密,心烦狂躁,气喘妄言,大小便秘,渴而腹胀,内外蒸烁,毒复入里者

  • 黄连利气丸

    药方名称黄连利气丸处方黑白丑6斤,大黄2斤,陈皮1斤半,元胡索1斤半,槟榔1斤半,川芎1斤半,黄连半斤,木通1斤半,香附1斤,枳壳1斤,广木香半斤,甘草半斤,木瓜1斤。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小绿豆大

  • 既济解毒丹

    药方名称既济解毒丹处方净黄连5分,黄柏(去粗皮)2钱半,黄芩(净者)2钱半,大黄2钱半,肉桂(去粗皮)2钱,枳壳(锉片,麸炒,清油润透1宿,焙干)2钱,白茯苓(去粗皮)2钱,甘草(生用)7钱。制法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