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补火泻
即艾灸补泻,见该条。
即艾灸补泻,见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清法之一。清肺热而保肺阴的治法。暑温治疗后诸证皆退,但咳而无痰,咳声清高者,是肺络中仍有热,肺阴易于受灼。可用清络饮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等。
指清冷的饮料。《灵枢·杂病》:“齿痛不忍清饮。”
①指针刺时,将针体横卧进针。《难经·七十一难》:“针阳者,卧针而刺之。”②指留针。《针灸大全·梓歧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进气之诀,……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
指小肠。小肠是承受胃腐熟的食糜进行泌别清浊的消化器官,故称。《灵枢·本输》:“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
见面王条。
药物学著作。2卷。清·张德裕撰。刊于1828年。本书以药性分类,计甘温、甘凉、发散、气品、血品、苦凉、苦温、苦寒、辛热、毒攻、固涩、杂列共12类,361种药物。叙述简要,有一定参考价值。
指阳乘阴的脉象。出现于内关外格的病证。其病内热而大小便闭,外寒而手足厥冷。《难经·三难》:“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
《素问》篇名。本篇内容,说明天地之间,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而人能够保命全形,又与天地的变化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医生,应处处注意这种气血虚实与天地阴阳变化的关系,如运用针刺,就必须深明这种道理,才能真正为
【介绍】:清初藏族医家。青海人。撰有《医疗海洋心室简集》、《甘露流》等五部医学著作。曾在塔尔寺设立“曼巴扎仓”,专门培养藏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