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医学入门·痰类》。又名火喘、火炎上喘。详各该条。
证名。指颈部肌肉筋骨疼痛。见《针灸甲乙经》卷七。多因经脉病变所致。《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绕肩胛引颈而痛。”可见于瘿瘤、落枕等病症。参见颈项强痛及外科骨伤五官科分册落枕条。
即平肝熄风。详该条。
见针方六集条。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九。即缠腰火丹。详该条。
证名。手足厥冷的别称。见《难经·十七难》。详手足厥冷条。
隔饼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又称豆豉灸。将淡豆豉粉末用黄酒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用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者,可促使疮口愈合。
即养阴解表。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为落葵之别名,详该条。
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炽盛。症见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咽痛、性欲亢进等。参见阴虚阳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