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治痧要略

猜你喜欢

  • 顺气丸

    《世医得效方》卷六方。大黄(半生,半煨)五两,山药(刮去皮)、山茱萸、炒火麻仁、郁李仁(炮,去皮)、菟丝子(酒浸,炒)、牛膝(酒浸)、炒槟榔各二两,防风、炒枳壳、独活各一两,车前子二两半。为细末,炼蜜

  • 手阳明标本

    六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马莳注:“手阳明大肠经之本,在肘骨中曲池穴,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于钳上,疑是胃经头维穴。”

  • 经前失眠

    病证名。亦名经行不寐。指经前或经行则失眠,甚至通宵不寐,经期过后则恢复正常的病症。多因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肝火旺所致。阴虚火旺是阴血亏耗,心火偏旺或肾阳不足,经行时经血下注,阴血愈虚,不能上济心火,

  • 手三阴经

    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络经。其循行方向均由胸部内脏经上肢屈侧走向手部。《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

  • 十一科

    见十三科条。

  • 痰眼症

    证名。见清·佚名《广勤轩遗稿》。指眵泪稠浊似痰,粘糊满目的证候。详见眵泪条。

  • 风温

    病名。①指感受风热引起的温病。见《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温病条辨·上焦篇》:“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升,厥阴行令,风挟温也。”多发于冬春二季。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等。初起

  • 冷罨(yǎn 掩)

    罨法之一。用凉水或冰块作局部掩覆的方法。有降温、止血的作用。例如以湿冷毛巾罨额上、耳背,止鼻出血;冰块罨腋下额上,帮助降温。

  • 实呕

    证名。指外邪犯胃、痰饮停滞、宿食不消及气逆火郁所致的呕吐。《景岳全书·实呕证治》:“凡实邪在胃而作呕者,必有所因,必有见证。若因寒滞者,必多疼痛;因食滞者,必多胀满;因气逆者,必痛胀连于胁肋;因火郁者

  • 十二节刺

    即十二刺。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