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又名成骨。即胫骨。参胻骨条。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即宗气外泄。其表现为气喘,虚里部位(心尖搏动处)跳动太过,动而应衣、多伴有痰瘀或心阳不足见证。常见于心功能不全的疾病。《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
【介绍】:隋代僧人、医学家。号文梅。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善疗瘴疠,运用单方治疗杂病,取得很好的效果。撰有《梅师方》(《本草纲目》作《梅师集验方》),宋、明医家著作多所引用。
与疏郁理气义同。详该条。
出《褚氏遗书》。即一孕三胞胎。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青叶胆之别名,详该条。
同空窍。《灵枢·百病始生》:“……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参见空窍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以属于阴性的事物,居于阳位而名。《素问·金匮真言论》:“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