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毛毡草

毛毡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毡草

药材名称毛毡草

别名臭草、臭毛毡草

来源菊科毛毡草Blumea hieraciifolia (D. Don) DC.,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微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肠炎腹泻;外用治毒蛇咬伤,肿痒疼痛。

用法用量全草3~5钱,水煎服。外用鲜全草捣烂取汁外涂,或用全草水煎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毛毡草

药材名称毛毡草

拼音Máo Zhān Cǎo

别名臭草、鹅掌风、走马风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毡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hieracifolia (D. Don) DC.[Ergeron hieracifolium D. Don;Conyza hieracifolia Spre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切段晾干。

原形态毛毡草 草本,高50-150cm。茎上部有分枝,具条棱,被开展的必绢毛状长柔毛,并杂有头状具柄腺毛,在上部和花序轴被毛更密,节间长1-2cm。叶主要茎生,下部和中部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10cm。宽2-3.5cm,先端短尖或小凸尖,基产渐狭下延,近无柄,边缘有硬尖齿,上面被白色短毛,下面被密绢毛状绒毛或绵毛;上部叶较小,无柄,长2-4cm,宽0.4-1.5cm,两面被白色密绵毛或丝光毛,边缘尖齿。头状花序多数2-7个簇生,排列成穗状圆锥花序;总苞圆柱形或钟形;总苞片4-5层,上部淡紫色,外层线状披针形,背面被白色绒毛,中层线状长圆形,背面被疏毛,内层极狭,丝状;花托无毛;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檐部3齿裂;两性花较少数,花冠檐部5稀6浅裂,有疏毛和腺体。瘦果圆柱形,具棱10条,被毛;冠毛白色,糙毛状,易脱浇。花期12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边、路旁、草地或低山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泄泻;毒虫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汁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药大辞典》:蟹药材名称蟹拼音Xiè别名郭索(《太玄经》),蛫(《说文》),蜅(《广雅》),蜅觜(《玉篇》),螃蟹(《蟹谱》),毛蟹、稻蟹(《医林纂要》),垪钳(《陆川本草》)。出处《本经

  • 倒挂牛

    《中药大辞典》:倒挂牛药材名称倒挂牛拼音Dào Guà Niú别名大牛昴、朝天子、牛王刺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多毛叶云实的根及茎皮。夏、秋采收。原形态落叶攀援灌

  • 胭脂花

    药材名称胭脂花拼音Yān Zhi Huā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胭脂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maximowiczii Regel采收和储藏:5

  • 琥珀

    《全国中草药汇编》:琥珀药材名称琥珀拼音Hǔ Pò别名血琥珀、血珀、红琥珀、光珀来源某些松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层年久而成的化石样物质。挖出后,除去杂质。性状不规则块状、颗粒状或多角形,大小不

  • 腐沫

    药材名称腐沫拼音Fǔ Mò出处《纲目拾遗》来源即豆腐泔水上所集结之浮沫。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鹅掌癣生手掌及足掌,层层剥皮,血肉外露。此沫热洗。"摘录《中药大辞典》

  • 望江南子

    《中药大辞典》:望江南子药材名称望江南子拼音Wànɡ Jiānɡ Nán Zǐ别名槐豆(《救荒本草》),野鸡子豆(《福建民间草药》),金角子、金角儿(《江苏植药志》),江南豆(《中

  • 刺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果藤药材名称刺果藤别名大胶藤、牛蹄麻、鸡冠麻来源梧桐科刺果藤Buettneria aspera Coleb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涩、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祛

  • 芦子兰

    药材名称芦子兰拼音Lú Zǐ Lán别名大麻疙瘩、芦子藤、苎叶蒌、野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荨麻叶胡椒Piper boehmeriaefolium Wall.,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

  • 七叶薯

    药材名称七叶薯别名血参、补血薯、七爪金龙来源薯蓣科七叶薯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甘、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消肿止

  • 马尔康水黄连

    药材名称马尔康水黄连拼音Mǎ ěr Kānɡ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水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鞭柱唐松草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Smithii Bo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