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毖骨

猜你喜欢

  • 独蒜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 温病学教学参考资料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编著。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温病学说、温病与温疫、新感与伏邪以及辨证和治法;下篇列述春温、风温、暑温等多种温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法。全书收集资料较广泛,归纳亦较系统,主要用于教学

  • 丹毒痈

    病名。出《枕芷外科钞》。即小腹痈。见该条。

  • 王历

    【介绍】:见刘防条。

  • 湿毒带下

    病证名。多因经期、产后、胞脉正虚,湿毒秽浊之邪,乘虚内侵直伤胞脉,损伤冲任之气血,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症见带下量多,色如米泔或黄绿如脓,五色杂下,气味臭秽,阴部痒痛,或有发热,腹痛,小便短赤等

  • 橘丝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橘络,详该条。

  • 辣子

    出《本草纲目》。为食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 月不通

    见《证治要诀》。即经闭,详该条。

  • 埋线疗法

    埋植疗法之一。见该条。

  • 本草品汇精要

    药物学著作。42卷。明太医院刘文泰等集体编撰于1505年。本书是明代官修的一部本草著作。当时没有刊行。1700年清太医院王道纯等又补撰续集10卷。本书主要是在《证类本草》一书基础上改编修补而成。共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