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黄芩汤

桂枝黄芩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桂枝黄芩汤

药方名称桂枝黄芩汤

处方桂枝(去皮)芍药黄芩各15克甘草(炙)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风疫。脉浮数而不弱,头项痛,腰脊痛,发热恶风。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桂枝黄芩汤

药方名称桂枝黄芩汤

处方柴胡36克黄芩人参甘草各13.5克半夏12克石膏知母各15克桂枝6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疟疾,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合病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1克,水煎,于疟发前服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三因》卷六:桂枝黄芩汤

药方名称桂枝黄芩汤

处方桂枝(去皮)半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疫,证如太阳伤风,相传染为异,脉浮数而不弱,头项疼,腰脊痛,发热恶风。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六

《保命集》卷中:桂枝黄芩汤

药方名称桂枝黄芩汤

处方柴胡1两2钱,黄芩4钱半,人参4钱半,甘草4钱半,半夏4钱,石膏5钱,知母5钱,桂枝2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疟疾。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服桂枝芍药汤后,寒热转大者。

用法用量每服5-7钱至半两,水煎,迎发而服之。

各家论述《杏苑》:用人参甘草以补正气为本,石膏知母柴胡黄芩等以清热为标,半夏豁痰,桂和营卫。

摘录《保命集》卷中

猜你喜欢

  • 桱树散

    药方名称桱树散处方桱树皮4两,白蒺藜2两,白矾1两,雄黄1两,白及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干湿癣,面腮发际或手背腿上痒,抓则痛,而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凉水调,涂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一引《德生

  • 射干丸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射干丸药方名称射干丸处方射干30克半夏(汤洗十遍,炒干)37.5克干姜(炮裂)款冬花(焙干)皂荚(去皮、子,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百部(焙干)五味子(拣净)各37.

  • 清黄散

    药方名称清黄散处方防风滑石(飞)15克甘草(炙)3克栀子(酒炒)9克藿香酒黄连各6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耳流黄脓。用法用量白开水调6克,食后服。备注方中防风,原书无用量。摘录《证治准绳·幼科》

  • 消瘿五海饮

    药方名称消瘿五海饮别名消瘿五海散(《万病回春》卷五)。处方海带海藻海昆布海蛤海螵蛸各105克木香三棱莪术桔梗细辛香附各60克 猪琰子7个(陈壁土炒去油,焙干)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化痰消瘿。治脂瘤

  • 护身汤

    药方名称护身汤处方玉米1两,金银花1两,土茯苓1两,肉桂3分,黄柏2钱,车前子3钱。功能主治杨梅疮,服败毒之药,龟头生疳,烂落,连茎亦烂。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10剂愈。摘录《青囊秘诀》卷下

  • 二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二阴煎药方名称二阴煎处方生地6~9克麦冬6~9克 枣仁6克 生甘草3克玄参4.5克黄连3~6克茯苓4.5克木通4.5克功能主治清心泻火,养阴安神。主心经有热,水不制火,惊狂失志,

  • 丹砂椒

    药方名称丹砂椒处方丹砂(细研1-2日,用水飞过)2两,白茯苓(去黑皮,取末)1两,人参末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半斤。制法上药用好酒3升,于新瓷器内,向太阳三伏热时,一处用竹杖搅,令酒尽干为度。功能

  • 橘核散

    《丹溪心法》卷四:橘核散药方名称橘核散处方橘核桃仁栀子川乌(细切、炒)吴茱萸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除湿热,止疼痛。治肝经湿热所致的疝气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明医指掌》卷六:橘核散

  • 补遗补脬饮

    药方名称补遗补脬饮处方生丝绢(黄色者)1尺 白牡丹根皮木白及各3克功能主治主妇人产时伤脬,终日不得小便,但淋湿不干者。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煎至绢烂如饧服之。摘录《证治准绳·女科》卷五

  • 鸡屎米煎

    药方名称鸡屎米煎处方白米5合,鸡屎1升。功能主治米瘕。用法用量同炒焦为末,水1升煎,顿服。少顷吐出瘕,加研米汁,或白沫淡水,乃愈也。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