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出《神农本草经》。为徐长卿之别名。②出《本草经集注》。为银线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出许慎《说文解字》。即唇疮。详该条。
郁证之一。《类证治裁》卷三:“脾胃郁,气噎哕呃。《金匮》麦门冬汤加竹茹、丁香。”参见五脏郁证条。
《疡医大全》卷十六方。①五倍子(用六安茶泡汁温浸,滤去茶汁,再用糟坊白药丸为末拌匀,放磁器内密封,放暖处候生白毛为度,晒干,筛净白毛)十两,儿茶、甘草各二两,薄荷叶、乌梅肉各一两。为末,梨汁为丸,龙眼
病名。《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二“妊娠恶阻病,产宝谓之子病。”即恶阻。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碧桃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瘰疬之坚硬如砖者。参见瘰疬条。
骨名。鼽与顺通。即颧骨。《素问·气府论》:“鼽骨下各一。”
见《四川中药志》。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西中药志》。即凤眼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