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胃气上逆所致的气喘。《医贯·喘》:“胃络不和喘,出于阳明之气逆,阳明之气下行,今逆而上行,故喘。”多因痰湿中阻,而致胃失和降。治宜和胃理气,化痰降逆,如分气紫苏饮、指迷七气
书名。2卷。明·李中梓辑注。刊于1642年。本书将《黄帝内经》一书的重要内容加以选录,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类。原文辑自《内经》,由李氏结合基础、临床理论加注阐析,内容简
五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又为二十三蒸之一。详五蒸、二十三蒸条。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当归、赤芍药、连翘各一钱,川芎、天花粉、乳香各七分,白芷、白蔹、栝蒌仁、黄芩(酒炒)各八分,白蒺藜、生甘草节各四分,防风、桔梗、柴胡各五分。水煎,临卧热服。治腋下瘰疬,因酒怒而
病名。即哑瘴喉风。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即理法。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GB24。出《脉经》。别名神光。属足少阳胆经。胆之募穴。足太阴、少阳之会。位于乳头直下,当第七肋间处(《针灸甲乙经》)。另说“在期门下五分”(《千金要方》);“在期门旁一寸五分,直下五分(
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出现阴寒内盛证候。症见形寒肢冷、痰饮、水肿、泄泻等。
见喉科紫珍集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疳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