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暑痉

暑痉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又名暑风。为感受暑温之邪,以致抽搐,发痉急骤,甚至角弓反张的症候。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清·吴鞠通《解儿难》:“夏日小儿身热头痛项强无汗,此暑兼风寒者也,宜新加香薷饮;有汗则用银翘散,重加桑叶身重汗少,则用苍术白虎汤;脉芤面赤多言,喘喝欲脱者,即用生脉散;神志不清者,即用清营汤加钩藤丹皮羚羊角神昏者,兼用紫雪丹牛黄丸等;病势轻微者,用清络饮之类。”

猜你喜欢

  • 顾尚之

    【介绍】:见顾观光条。

  • 四叶金

    见《福建中草药》。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雷头风

    病名。①指头痛鸣响、面起核块的病证。见《保命集·大头论》。多由风邪外袭或痰热生风所致。《张氏医通》卷五:“头痛而起核块者,雷头风也。或头中如雷之鸣,为风客所致。”《赤水玄珠·头痛门》:“夫此病未有不因

  • 化气利湿

    即温阳利湿,详该条。

  • 免身

    出《证治准绳·女科》。即分娩。详该条。

  • 活人无比散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无比散,见该条。

  • 房劳蓄血

    证名。指饱后行房,竭力伤肝所致的蓄血。《张氏医通·诸血门》:“醉饱入房,竭力伤肝,蓄血在胃口者,韭汁、童便下越鞠丸。不应,合平胃散去苍术,加桃仁、丹皮相和服。虚人理中越鞠相和,服。在少腹,代抵当丸,加

  • 气呃

    病证见。见《杂病源流犀烛·呃逆源流》。指因气滞及气虚所致的呃逆。中气虚者,宜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阳气欲尽,呕吐,呃逆,下利,两脉微涩者,急宜温阳驱阴,用干姜、吴萸、人参、茯苓、丁香、柿蒂、炮附子等。

  • 虫鼓

    鼓胀之一。《石室秘录》卷六:“虫鼓,微小腹作痛,而四肢浮胀不十分之甚,面色红而带点如虫蚀之象,眼下无卧蚕微肿之形,此是虫鼓也。”参见虫胀、虫积腹胀条。

  • 客主人

    经穴别名。出《素问·气府论》。《针灸甲乙经》作上关穴别名。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