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张璐条。
证名。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指背部有寒冷感觉。《张氏医通》卷三:“背为阳位,背上恶寒,阳受病而阴邪亢逆也。其病有七。一者暴中阴寒,四肢厥冷而背恶寒,脉必沉细,附子汤温散之;一者素禀阳衰,而背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即尸注,详该条。
证名。指咳嗽见气上逆的疾患。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诸病源候论·咳逆候》:“咳逆者,是咳嗽而气逆上也。气为阳,流行府藏,宣发腠理,而气肺之所主也。咳病由肺虚感微寒所成,寒搏于气,气不得宣,胃逆聚还
病证名,脐胁两旁弦起疼痛名痃气。由饮食不调,生冷过度,与血气相搏,结聚所成。治宜理气消瘀之剂。
证名。指邪热在肌体深处的病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伤寒缵论·太阳上篇》:“详仲景论,止分皮肤
①心的代称。心在五行属火,故称。《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一般以心火称心,多指心阳。②心热火旺的病证,属阳热内盛的病机。心火内盛,势必上炎而扰及心神或内损心阴。参见心火亢
①指药性之寒热受病性之寒热所格拒。如里热甚盛的病证当用寒凉药物清泄里热,但炽盛的热邪可能格拒寒凉的药物,使其服后呕出,不能进入体内以发挥疗效。同样里寒甚盛的病证用辛热药物治疗,寒邪过盛则可能格拒辛热药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编。全书分六章。包括常见症状的辨证要点、常用治法、小儿急症、新生儿疾病、时行疾病和小儿杂病。书中用中医病名和理论对中医儿科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末附常用药物及病历书写等。1
即苦寒清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