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控涎丹

控涎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别名子龙丸(《外科垒生集》卷四)。

处方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攻逐痰饮。治痰涎内伏,胸背、手脚、颈项、腰胯突然痛不可忍,内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走易不定,或头痛不可举,昏倦多睡,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多有锯声,及手脚沉重,腿冷痹麻,气脉不通等。

用法用量食后及临卧时用姜汤成熟水送下5~10丸。如疾猛气实,酌加用量。

备注本方是从《圣济总录》卷十“趁痛丸”演化而来。参见该条。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活人方》卷六: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黑丑3两(生熟各半),枳实1两5钱,橘红1两5钱,白芥子1两,朴消3钱,生矾2钱5分,熟矾2钱5分,牙皂1钱5分。

制法白萝卜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涤除痰癖伏饮。主男妇素有停痰积饮,隐伏于两胁之下,腰肾肠胃之间,远年则随气走注,为痛屈伸不得,而精神元气犹旺者。

用法用量空心姜汤吞服1钱。

摘录《活人方》卷六

丹溪心法》卷四: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甘遂(面裹煨)、大戟(制)、真白芥菜子(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加桃仁泥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渐加至10丸,临卧姜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玉案》卷三: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大戟2两,白芥子2两,瓜蒌曲2两,薄桂3钱,全蝎8个,雄黄2钱,朱砂2钱。

制法上为末,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痰饮症,或漉漉有声,或手足冷痹,气脉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临卧姜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三

猜你喜欢

  • 姜桂二合汤

    药方名称姜桂二合汤处方平胃散(苍、朴、陈、甘)合佛手散(芎、归)加乌药、枳壳、红花、桂心、炮姜。功能主治临产催生。主孕妇双胎,一生一死。各家论述下死胎,可用朴消与平胃散,此就一胎而言也。若同时坐草,而

  • 含沙散

    药方名称含沙散处方生大黄6两,公丁香1两5钱,明天麻3两,牙皂角3两,丹砂4两,明雄黄4两,麻黄3两,冰片3钱,麝香3钱,苍术3两,蟾酥1两,香白芷3钱,草果仁1两5钱。制法上极细末,瓷瓶收贮。功能主

  • 茯苓五味丸

    药方名称茯苓五味丸处方茯苓5两,人参3两,麦门冬1升(去心),生姜(屑)6两,青竹茹1升。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呕逆经久,积热在胃,呕逆不下食。用法用量初服15丸,稍稍加至30丸,

  • 苦楝敷方

    药方名称苦楝敷方别名苦楝散、苦楝膏处方苦楝皮若枝。制法烧作灰。功能主治浸淫疮,并小儿秃疮,诸恶疮。用法用量苦楝散(《直指》卷二十四)、苦楝膏(《普济方》卷四十八)。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苦楝皮烧灰,

  • 开笑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一:开笑散药方名称开笑散处方白芷细辛(净)良姜荜茇川椒香附蜂房(炒)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风冷齿痛。用法用量擦牙搐鼻。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直指》卷二十一:开笑散药方名称

  • 经效疟丹

    《三因》卷六:经效疟丹药方名称经效疟丹处方真阿魏半两,桃枝长1尺7茎,柳枝长1尺7茎,雄黄(通用好者,别研)半两,辰砂1钱(别研,留1半)。制法上为末,以端午日五家棕角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所留半为衣

  • 如圣汤

    药方名称如圣汤处方苦桔梗(炒)一两,甘草(炒)二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热毒气上攻咽喉,咽痛喉痹,肿塞妨闷。及肺痈咳嗽,咯唾脓血,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息腥臭,久久吐脓,状如米粥。又治

  • 加减枳术汤

    药方名称加减枳术汤处方白术、枳实、人参、广皮、甘草、熟砂仁、白茯苓。功能主治脾虚心腹时胀,饮食难消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和胃散

    药方名称和胃散处方御米壳(去蒂,蜜浴炒)3两,南青皮(去白)1两,车前子(炒)1两,甘草(生)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冷热不调,泻痢脓血,腹痛后重,水谷不化。用法用量每服2钱,煎橘皮蜜汤调下。摘录

  • 神功内托散

    药方名称神功内托散处方当归6克白术黄耆人参各4.5克白芍茯苓陈皮附子各3克木香甘草(炙)各1.5克川芎3克 山甲(炒)2.4克功能主治温补托里。治痈疽疮疡日久,气血两虚,寒邪凝滞,不肿不痛,不能腐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