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捻法

捻法

①刺法名。捻同撚,指入针后,以拇、食指持针前后交替动作使针转动的方法,现称捻转法。《针经指南》:“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识乎左右,左为外,右为内,慎记耳。”《针灸大成》:“捻者,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外捻者,令气向上而治病;内捻者,令气向下而治病。如出针,内捻者令气行至病所,外捻者令邪气至针下而出也。指出本法有行气的作用,以使气至病所,提高疗效。参捻转法条。②推拿手法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用拇指和食指捏位一定部位,对称用力作均匀和缓的捻线状搓揉。《保赤推拿法》:“捻者,医以两指摄儿皮,微用力而略动也。”《石室秘录·摩治法》:“手足疼痛者……执其两手捻之者千下而后已。”本法多用于指、趾小关节及浅表肌肤部。有调和气血的作用。《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手捻鼻两孔,治鼻中患。”

猜你喜欢

  • 瞳缩

    病证名。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 经来白色

    病证名。亦名经水全白。《竹林女科证治》:“经血来时而色白者,兼见五心烦热,小便作痛,面色青黄,乃气血俱虚之症。宜服乌鸡丸。”

  • 太阳中风

    病名。太阳经病之一,亦称太阳表虚证。中风是外感风邪之意,与猝然倒地、口眼斜的中风不同。太阳中风的特征是发热恶风,汗出脉缓。《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疮疡掺药法

    外治法之一。见《理瀹骈文》。按成方配伍,将有关药物研成极细粉备用。用时使药粉直接接触疮面者,谓之掺药。根据疮疡性质、发病阶段和药物作用的不同,分为消散、拔毒、去腐、生肌、止血、平胬等数种。临证针对病情

  • 窌穴

    泛指穴位。《针灸聚英》:“此书以经络窌穴类聚为一卷。”

  • 汉方医药全书

    见皇汉医药全书条。

  • 小儿胎元内障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胎患内障,详该条。

  • 春砂壳

    见《上海市饮片炮制规范》。为砂仁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 囊底

    经外奇穴名。《太平圣惠方》:“小儿胎疝,卵偏重者,灸囊后缝十字文当上三壮。”《奇效良方》列作奇穴,名囊底穴。位于男性阴囊后十字纹中。主治肾脏风疮,小肠疝气,偏坠,阴囊湿痒,睾丸炎等。艾炷灸3~5壮;或

  • 女贞实

    出《神农本草经》。即女贞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