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拦路虎

拦路虎

《中药大辞典》:拦路虎

药材名称拦路虎

拼音Lán Lù Hǔ

别名喉痛药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毛茛科植物拦路虎。秋季采收。

原形态藤本。茎细长,有纵条纹。3出羽状复叶,对生,有长柄,长约3厘米,常卷曲;小叶有短柄,长约0.3厘米,叶片线状披针形,质薄,长5~8厘米,宽1~1.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基出脉3条。

生境分部生于丛林中或路旁,分布贵州等地。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解毒,清热利尿。

复方①治脚气水肿:拦路虎五钱。煨水服。

②治喉痛:拦路虎一钱。泡开水慢慢咽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拦路虎

药材名称拦路虎

拼音Lán Lù Hǔ

英文名Root of Clark Clematis

别名喉痛药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平坝铁线莲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clarkeana Lévl.et Van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平坝铁线莲,木质藤本,长约2m。茎圆柱形,棕黑色或在幼时灰棕色,有短柔毛及纵沟纹。叶对生,三出复叶;叶柄长4-6cm,幼时被短柔毛;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2cm,宽2-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整齐的浅锯齿或部分全缘,两面近无毛或下面叶脉有短柔毛,基出主脉3条,上面微凸,下面隆起;小叶柄长3-10mm。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无毛;两性花,常有3朵,花序梗长1-2cm,在分枝处有1对鳞状苞片,花梗长1-2cm,无毛;萼片4,卵状长方形,长约1.2cm,宽约5mm,淡黄色,钟状,直立,外面被短柔,内面仅先端被疏柔毛,边缘被白色绒毛;花瓣无;雄蕊多数,与萼片等长,花丝两侧及背面被柔毛,内面无毛,花药线形,无毛;心皮及花柱被柔毛。瘦果卵形,被短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2-2.5cm。花期10-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2900m的山坡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中部、云南西北部。

性味苦;性寒

归经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通经下乳。主主治咽喉肿痛;水肿脚气;湿热淋证;闭经;产妇乳汗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青藤

    药材名称青藤拼音Qīnɡ Ténɡ别名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大青藤、岩见愁、排风藤、过山龙、羊雀木、鼓藤、豆荚藤、追骨风、爬地枫、毛防己、青防己、风龙、苦藤、黑防己、吹风散、追骨散、土藤。

  • 五加皮

    《中国药典》:五加皮药材名称五加皮拼音Wǔ Jiā Pí英文名CORTEX ACANTHOPANACIS别名南五加皮、刺五加、刺五甲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

  • 猕猴桃枝叶

    《中药大辞典》:猕猴桃枝叶药材名称猕猴桃枝叶拼音Mí Hóu Táo Zhī Yè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枝叶。化学成分参见"猕猴桃

  • 木芙蓉花

    药材名称木芙蓉花拼音Mù Fú Rónɡ Huā别名芙蓉花(《清异录》),地芙蓉花(《本草图经》),拒霜花(《益部方物略记》),七星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水芙蓉、霜

  • 大果巴戟

    药材名称大果巴戟拼音Dà Guǒ Bā Jǐ别名扣灯、防己、越南鸡眼藤、白鸡屎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大果巴戟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da cochinchinensis DC.采收

  • 鬼毛针

    《全国中草药汇编》:鬼毛针药材名称鬼毛针别名鬼头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鬼毛针Microphale pilosipes Sing. vel aff.,以菌索入药。原形态菌体为极发达的菌索,菌索

  • 延羽卵果蕨

    药材名称延羽卵果蕨别名延羽针毛蕨来源蕨类蹄盖蕨科延羽卵果蕨Phegopteris decursivepinnata Fee,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区,向北到河南及陕西南部,西南到云南。功能

  • 包谷火焰包

    药材名称包谷火焰包拼音Bāo Gǔ Huǒ Yàn Bāo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感染病菌后变成黑色的雄花序。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功能主治《重庆草

  • 红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娘子药材名称红娘子拼音Hónɡ Niánɡ Zǐ别名红娘、红女、红姑娘、么姑虫、灰花蛾、花大鸡、山鸡腰、红盖虫来源蝉科昆虫黑翅红娘子Huechys sangu

  • 鹅掌楸根

    药材名称鹅掌楸根拼音é Zhǎnɡ Qiū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根。秋季采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驱风除湿,强筋壮骨。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泡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