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山姜

山姜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姜

药材名称山姜

拼音Shān Jiānɡ

别名箭杆风、九姜连、九龙盘、鸡爪莲[江西婺源]

来源为姜科山姜属植物山姜Alpinia japonica Miq.,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均可采挖,洗净晒干。(果实为建砂仁,参阅砂仁附注项下)

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40~60厘米。根状茎分枝,多节,幼嫩部分红色,生细长而稀少的须根。茎直立,丛生。叶互生,常排为二列,长椭圆形或快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5~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上面密生茸毛。5~6月间开花,总状花序顶生于有叶的茎顶,密生锈色茸毛,长10~15厘米,物大苞片;花白色稍带红条纹,物小苞片;花萼圆筒状,长1厘米,红色,表面密生毛。种子多数。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林下阴湿出。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理气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牙痛,胃痛。

用法用量1~3钱。

复方1.风湿痹痛;山姜根、钩藤全草、铺地、蜈蚣桑枝各5钱,白酒1斤,浸泡5天,每天服药0.5~1两,每日2次。

2.跌打损伤;山姜根、茜草根各5钱,大血藤根1两、牛膝泽兰各3钱,白酒1斤,浸泡3~7天,每服0.5~1两。

3.胃痛;山姜根、乌药各1~2钱研末,温开水送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山姜

药材名称山姜

拼音Shān Jiānɡ

别名美草(《本草经集注》),箭杆风(《草木便方》),九姜连(《峨帽药植》),姜叶淫羊藿(《贵州民间方药集》),九龙盘(《贵阳民间药草》)。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姜科植物和山姜根茎全草。在栽种2~3年后的3~4月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分歧。单叶互生,3~4片,2列,叶片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5~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光滑无毛,下面密被茸毛。总状花序,密被锈色茸毛,长10~15厘米;花白色带红条纹,长约25毫米;花萼圆筒状,长1厘米,直径4毫米,先端3裂;花冠长圆形,先端3裂,花萼与花冠均被绢毛;唇瓣卵形,有波状缺刻,橙红色;雄蕊1;花柱1,超过药隔,子房下位。果实阔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红色,表面被细毛;种子多数。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花(山姜花)、种子(土砂仁)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沟边或林下湿地。分布湖北、四川、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等地。

性味辛,温。

①《本草拾遗》:"辛,温。"

②《纲目》:"辛,热,无毒。"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活血。治脘腹冷痛,风湿筋骨疼痛,劳伤吐血,跌损瘀滞,月经不调。

①陶弘景:"腹中冷痛,煮服甚效。"

②《本草拾遗》:"去恶气,温中。治中恶霍乱,心腹冷痛,功用如姜。"

③《草木便方》:"解大毒,行血消瘀,透筋骨。治风湿四肢麻木,煎服;中风顽痹,煎汤洗。"

④《峨帽药植》:"治无名肿毒。"

⑤《贵阳民间药草》:"根茎和叶:温肺,散寒,止咳。"

⑥《四川中药志》:"根茎:治劳伤吐血,跌损瘀血停滞,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劳伤吐血:九姜连(童便泡七日,取出阴干用)三钱,一口血三钱,山高梁三钱。泡酒半斤,每服一两。

②治虚弱咳嗽:㈠九姜连三钱,大鹅儿肠三钱。炖肉吃。㈡九姜连粉末一两,核桃仁一两。加蜂糖二两,混匀蒸热,制成龙眼大的丸子,含化吞服。

③治久咳:九姜连根(石灰水泡一天,用淘米水和清水洗净,蒸热,晒干)二钱,白芷二钱,追风伞二钱。泡酒一斤,每服一两。(选方出《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姜

药材名称山姜

拼音Shān Jiānɡ

英文名Rhizome of Japanese Galangal

别名和山姜、九姜连、姜叶淫羊藿九龙盘、姜七、高良姜、鸡爪莲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japonica (Tunb.)Miq.[Globba japonica Thunb.;Languas japonica(Thunb.)Sasaki]

采收和储藏:3-4月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山姜,多年生草本,高35-70cm。根茎横生,分枝。叶片通常2-5片;近无柄至具长达2cm的叶柄;叶舌2裂,长约2mm,被短柔毛;叶片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长25-40cm,宽4-7cm,两端渐尖,先端具小尖头,两面,特别是叶下面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长15-30cm,花序轴密生绒毛;总苞片披针形,长约9cm,开花时脱落;小苞片极小,早落;花通常2朵聚生,在2朵花之间常有退化的小花残迹可见;小花梗长约2mm;花萼棒状,长1-1.2cm,被短柔毛,先端3齿裂;花冠管长约1cm,被疏柔毛,花冠裂片长圆形,长约1cm,外被绒毛,后方的1枚兜状;侧生退化雄蕊线形,长约5mm;唇瓣卵形,宽约6mm,白色而具红色脉纹,先端2裂,边缘具不整齐缺刻;雄蕊长1.2-1.4cm;子房密被绒毛。果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1.5cm,被短柔毛,熟时检红色,先端具宿存的萼筒;种子多角形,长约5mm,径约3mm,有樟脑味。花期4-8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潮湿气候。宜选择肥沃疏松的夹砂土或腐殖质土栽培。

栽培技术,用分株繁殖法,3-4月,结合采挖,把老株分成数篼,每篼留地上茎3-4根,按行株距50cm×40cm开穴,每穴栽1篼,填土,淋水。

田间管理,栽后当年除草、追肥3次,第2-3年除草4次、追肥3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

化学成分根茎含9(10)-佛术烯-11-醇[Δ9(10)-eremophilene-11-ol],9-羟基山姜内酯(9-hydroxyalpinolide),二氢沉香呋喃(dihydroagarofuram),10-表-γ-桉叶醇(10-epi-γ-eudesmol),3β,4β-环氧沉香呋喃(3β,4β-oxidoagarofuran)山姜烯酮(alpinenone),山姜萜醇(alpiniol),广藿香奥醇(pogostol),汉山姜过氧萜酮(hanalpinone),异汉山姜过氧萜醇(isohanalpinone),山姜内酯过氧化物(alpinolide peroxide),6-羟基山姜内酯(6-hydroxyalpinolide),汉山姜环氧萜醇(hanamyol),山姜内酯(alpinolide),呋喃天竺葵酮(furopelargone)A和B,α-沉香呋喃(α-agarofuran),4α-羟基二氢沉香呋喃(4α-hydroxydihydroagarofuran),3α,4α-环氧沉香呋喃(3α,4α-oxidoagarofuran),β-桉叶醇(β-eudesmol),汉山姜过氧萜醇(hanalpinol),6,9-愈创木二烯(guaia-6,9-eiene),10-表-5β-氢过氧基-β-桉叶醇(10-epi-5β-hydroperoxy-β-eudesmol),10-表-5α-氢过氧基-β-桉叶醇(10-epi-5α-hydroperoxy-β-eudesmol),4,10-表-5β-羟基二氢桉叶醇(4,10-epi-5β-hydroxydihydroeudesmol)。叶中含小茴香酮(fenchone),1,8-桉叶素(1,8-cineole),小茴香醇(fenchyl alcohol),α-和β-蒎烯(pinene),龙脑(borneol),桃金娘醇(myrtenol),桃金娘醛(myrtenal)。

药理作用1.对离体胸管平滑肌的影响山姜小剂量对豚鼠小肠无影响,大剂量呈抑制作用,和山姜对乙酸胆碱和氨化钡引起的大鼠肠管紧张性、强直性收缩均有部分始抗作用,和山姜的挥发性部位,可使兔肠管轻度兴奋,然后转入明显抑制,张力降低,收缩频率减慢,振幅减少,并随着浓度不同能部分或完全拮抗乙酸胆碱、氯化钡引起的肠管兴奋和痉挛。

2.抗溃疡作用 山姜水煎剂灌胃对幽门结扎型、应激型及利血平型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蚓噪美辛(消炎痛)型胃溃疡作用不明显。它能增加胃液及胃蛋白酶活性,降低总酸度与游离酸度,对高体胃条有短暂收缩兴奋作用,随即转入抑制,降低胃张力和抽抗乙酸胆碱引起的胃收缩。

3.抗菌作用体外试验,山姜煎剂对结肠炎耶尔森菌和摩根变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是1/160(抑菌力达中度),最低杀菌浓度(MBC)是1/80(杀菌乃为低度),对福氏痢疾杆菌的抑杀菌作用分别是1/40和1/10,属低度有效,对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均不表现抑、杀菌作用。

4.毒性小鼠灌服山姜25g/kg(最大容积)1次,观察3d均未见小鼠中毒症状和死亡。大鼠每日灌胃山姜热浸液1.62g/kg,连续30d,结果各组间体至增加光明显差异。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病理检查无特殊异常。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活血。主脘腹冷痛;肺寒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劳伤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烂调酒搽;或煎水洗。

复方1.陶弘景:腹中冷痛,煮服甚效。2.《本草拾遗》:去恶气,温中。治中恶霍乱,心腹冷痛,功用如姜。3.《草木便方》:解大毒,行血消瘀,透筋骨。治风湿四肢麻木,煎服;中风顽痹,煎汤洗。4.《峨嵋药植》:治无名肿毒。5.《贵阳民间药草》:根茎和叶:温肺,散寒,止咳。6.《四川中药志》:根茎:治劳伤吐血,跌损瘀血停滞,月经不调。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山姜根及苗,并如姜而大,作樟木臭。2.《本草图经》:山姜花、茎叶皆姜也,但根不堪食,是与豆蔻花相乱而微小耳。花生叶间,作穗如麦粒,嫩红色。3.《纲目》:山姜,生南方。叶似姜,花赤色,甚辛;子似草豆蔻,根如杜若及高良姜。今人以其子伪充草豆蔻,然其气甚猛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船花茎叶

    药材名称龙船花茎叶拼音Lónɡ Chuán Huā Jīnɡ Yè出处《本草图经》来源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茎叶,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炮制《雷公炮炙论》:"凡采得卖子木后,粗

  • 香橼根

    药材名称香橼根拼音Xiānɡ Yuán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的根,9~10月采挖,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橼"条。化学成分含柠檬酸、苹果酸

  • 水案板

    《中药大辞典》:水案板药材名称水案板拼音Shuǐ àn Bǎn别名扫尔得木(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浮叶眼子菜的全草。8~10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具红

  • 海金沙

    《中国药典》:海金沙药材名称海金沙拼音Hǎi Jīn Shā英文名SPORA LYGODII别名金沙藤、左转藤、蛤蟆藤、罗网藤、铁线藤、吐丝草、鼎擦藤、猛古藤来源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

  • 水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木草药材名称水木草拼音Shuǐ Mù Cǎo别名尖叶提灯藓来源苔藓类尖叶提灯藓Mnium cuspidatum Hedw.,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省区。性味淡,凉。

  • 破血丹

    药材名称破血丹别名天青地红来源菊科破血丹Saussurea acrophila Diels,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淡,平。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散瘀结,消肿。主治跌打损伤,妇女经闭。用法用量根

  • 龙须莞

    药材名称龙须莞别名龙须草、类头状花序藨草来源莎草科龙须莞Scirpus subcapitatus Thw.,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淡,寒。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热安神。主治

  • 穿石藤

    药材名称穿石藤拼音Chuān Shí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凹脉马兜铃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impressinervis C.F.Liang采收和储藏:夏

  • 水茄冬果

    药材名称水茄冬果拼音Shuǐ Qié Dō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racemosa(L.)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果

  • 狗头骨

    药材名称狗头骨拼音Gǒu Tóu G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头骨。性味①《别录》:"平。"②《纲目》:"甘酸,平,无毒。"功能主治治久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