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痹

寒痹

病名。又名痛痹骨痹。《灵枢·贼风》:“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证治准绳·杂病》:“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症因脉治》卷三:“寒痹之症,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愈甚,名曰痛痹。……寒痹之治,寒伤太阳,在营分无汗麻黄续命汤;伤卫有汗,桂枝续命汤;寒伤阳明,干葛续命汤;在少阳柴胡续命汤。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汤通治之。”亦可用茯苓汤五积散等方。痛甚者,可用五灵散。一说寒痹即皮痹。《张氏医通》卷六:“皮痹者,即寒痹也,邪在皮毛,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参见痛痹、皮痹条。

猜你喜欢

  • 直贡·才旺丹巴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西藏墨竹贡嘎地区人。系直贡学派创始人直贡·曼巴曲扎之弟子。著有《瘟热胆疾五种突发病疗法》、《肠疾奇疗》、《诊疗精义》等多种著作。

  • 叶氏伏气解

    见国医百家条。

  • 疫疠皰疮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即痘疮。详该条。

  • 大风恶疾

    古病名。即疠风。又称癞。《世医得效方》卷十三:“疠风……即大风恶疾,癞是也。”详疠风条。

  • 人身体液组成部分。从水谷化生,其清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液,由三焦布散,濡养关节、脑髓和目、耳、鼻、口等孔窍。《灵枢·决气》:“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曲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 医学易通

    书名。8卷。清·陈念祖等原撰,潘蔚增辑。本书选辑陈念祖《医学实在易》、黄元御《四圣心源》及《医宗金鉴》中的医论、医方而成。卷1四诊易知;卷2~8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及幼科分类,记述各种

  • 蒙顶茶

    见《本草纲目》。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 榻着毒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瘭疽。见该条。

  • 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J。《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

  • 子午寅申主火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子午寅申主火热(暑)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子午之上,少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所指即为少阴君火与少阳相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