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方纂要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指急性热病少阴阴液耗伤,又见阳明燥实内结的三种急下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①泛指耳窍中流脓者。②仅指耳中出脓带黄色者。此外,又把其脓带白色者名缠耳;脓带青色者名震耳;脓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J。《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
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2卷,清·周学海撰。本书重点介绍作者对脉学的见解。上卷谈诊法及诸脉;下卷经义丛谈,论析脉学中多方面的问题。周氏此编是对《脉义简摩》一书的补充与发挥,有一定的参考
【介绍】:见吴邦宁条。
用燥湿的药物,以治疗湿浊内盛,胸痞腹满之证。《汤液本草》卷上:“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又如脘腹胀满、怠倦恶食、口和不渴,舌苔白腻而厚,用平胃散以燥湿健脾。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祖父范防御以小儿医闻名。思明继承家学,长于小儿癍疹。
证名。即自觉下腹部牵引不适,可兼见小便异常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除肾气虚寒者外,湿浊瘀热蕴结下焦亦可导致。本症可见于尿路感染、慢性前
病名。指心脏的各种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心为火脏,主血脉,又主神明,开窍于舌。心病多由病邪内侵,或痰迷心窍、水饮凌心,或气滞血疹,或心气心血不足所致。《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
病证名。指尿色清而窍端时流糊状浊物者。见《景岳全书·淋浊》。《证治要诀·白浊》:“如白浊甚,下淀如泥,或稠粘如胶,频逆而涩痛异常,此非是热淋,此是精浊窒塞窍道而结。”多因酒色无度,败精瘀阻;或肾精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