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卷九。《外台秘要》卷二十四:“久疮不差,差而复发,骨从孔中出,名为骨疽。”即附骨疽。详该条。
病名。出《保婴撮要》卷十三。又名腮颔发、鱼腮毒、金腮疮。指位于腮颔部痈。多因阳明结热所致。症见腮颔部结肿焮痛,甚者可溃脓。治宜清泄胃府积热为主,若兼见二便不通者,用凉膈散;二便如常者,用漏芦汤;余参见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蝴蝶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徐述条。
见《审视瑶函》卷五。即复明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视物异色。见复明散条。
病名。《不居集》卷二十一:“直腹泄,饮食入口,少顷即出。”即直肠泻。详该条。
《医学入门》卷六方。鹿茸、血竭、虎胫骨、牛膝、狗脊各等分,附子、木瓜各一枚。先将附子挖去中心,填满朱砂,再将木瓜挖去中心,将前附子置于内,用附子末盖口,磁罐内隔水蒸至极烂,共捣为丸,芡实大,用木瓜浸酒
证名。见《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详腹痛条。
病名。即痰包,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白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