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阴经病

太阴经病

病证名。指太阴经受邪引起的疾患。亦称太阴经证。宜辨虚实。《医学心悟·太阴经证》:“太阴经病,自古混同立言,故方药多错乱,今细按之,有三法焉。夫太阴有传经之邪,有直中之邪,有误下内陷之邪,不可不辨也。如经所谓腹满嗌干者,此传经之阳邪也,法当用小柴胡去人参加芍药以和之。不已,则下之。经又谓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者,此直中之寒邪也,法当理中汤以温之。又谓太阳证,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此误下内陷之邪也,法当用桂枝加芍药,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上述理中汤证,实即太阴脏病。《伤寒论翼》称腹满、嗌干为热伤太阴之标,非太阴本病。参见太阴病、太阴脏病条。

猜你喜欢

  • 红尖干舌

    舌尖色红而干。为心火上炎之象,宜用导赤散加童便,引热下行。《外感温热论》:“舌尖绛独干,此心火上炎。”

  • 唇青

    证名。指口唇泛现青暗的病色。多因寒中血脉凝滞,不能外荣所致。《灵枢·经脉》:“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医学入门·伤寒杂症》:“无色泽而唇青者,必是寒中。阴症胸膈满,面色及唇皆无色泽,手足冷者,

  • 鼻洞

    出《灵枢·忧恚无言》。即鼻孔。详该条。

  • 方士

    方术之士。古代掌握方技、求仙、炼丹、禁祝、祈祷诸术的人。这种职业的出现开始于周,至秦汉渐盛。《素问·至真要大论》:“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遵《内经》此说,故方士多指方技之士,即医生。

  • 时病论

    书名。8卷。清·雷丰撰于1882年。此书专论时病(指四时感受六气为病),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理论,分述春温、风

  • 老鹳嘴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

  • 分气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灵枢·忧恚无言》:“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

  • 运掌合瓦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右手转为俯掌向前推,再变仰掌徐徐收回,待近胸时,左手即转为俯掌前推,在胸前与右手掌心交叉相合,再继续向前推,右手则继续收回至腰

  • 胃虚秘

    病名。见《医述·大便》。指大便秘结由于胃虚而致者。《洁古家珍·杂方》:“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用厚朴汤,参见虚秘条。

  • 中恶

    ①古病名。又称客忤、卒忤。泛指感受秽毒或不正之气,突然厥逆不省人事的病证。出《肘后备急方》卷一。《证治要诀·中恶》:“中恶之证,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