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虚损由下部脏腑发展到上部脏腑的病机。参见上损及下条。
见《本草纲目》。为梨之别名,详该条。
见平乐郭氏正骨法条。
为牙齿所在之处。《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
见《抱朴子》。即铜绿,详该条。
①指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张景岳注:“亟,即气也。观阴阳应象大论曰:精化为气。即此藏精起气之谓。”②与极通。
(yù郁)血液郁积。《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见亟斋居士《达生篇》。达,小羊。羊子易生而无留难,故古人以顺利分娩谓达生。
医史著作。1卷。日本·今村亮撰于1862年。主要介绍各种医学发明的起源历史。当时正是西洋医学传入日本的盛行时代,作者为了尊崇和提倡汉医而编写此书。书中特别提出西医的某些先进方法是导源于中国古代医学,其
见《福建中草药》。为白竻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