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喘粗

猜你喜欢

  • 淋渫(xiè 屑)法

    外治法。出《圣济总录》。适用于外伤疼痛肿胀之证。用桂附散(《圣济总录》:桂去粗皮、生附子去皮脐、白矾、细辛去苗叶、白芷、五加皮、桑叶)水煎沸,浸洗患处。

  • 混元生

    又名被膜儿、幸帽儿。指胎胞未破,小儿随胞一起娩出。周纪常《女科辑要》五卷:“儿不出胞,连胞生下者,名曰混元生;生后将胞衣掐破,儿既(即)出矣。”

  • 三枝九叶草

    出《本草图经》。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 五十动

    古代诊脉常规,候脉不少于五十动为度,以便认辨脉象,并了解其中有无促、结、代脉。《灵枢·根结》:“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

  • 喉症全科紫珍集

    见喉科紫珍集条。

  • 通壅。壅塞不通。《素问·大奇论》:“肺之雍,喘而两胠满。肝雍,两胜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谓脏气满而外壅于经络所出现胀满等症。

  • 迴澜说

    见伤寒论注条。

  • 外科百效秘授经验奇方

    见外科百效全书条。

  • 阳疟

    病名。①指三阳疟。见《类证治裁·阴疟》。详见三阳疟条。②泛指在表、在阳、在气、在腑之疟。《医学入门·疟》:“疟疾先要阴阳定。阳为外感邪气,其间阳为风暑,有汗;阴为寒湿,无汗。阴为内伤正气虚,其间阳为气

  • 消肌

    病证名。为小儿消渴之一。即消中。宋·黎民寿《简易方》:“若热蓄于中,脾虚受之,伏阳蒸内,消谷善饥,食欲倍常,不生肌肉,好饮冷水,小便频数,色白如泔,味甜如蜜,名曰消中,又曰脾消,属于中焦,病在水谷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