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著作。简称《绍兴本草》。系在绍兴29年(1159年)王继先等奉诏修订刊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参见该条)时所用的书名。现此书仅存各种旧钞的残卷。有1933年日本春阳堂的影印本(残存图卷1~5卷)
五脏精气荣华于体表的组织或部位。《素问·六节藏象论》:“心……其华在面”;“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面、皮毛、爪甲、头发和唇四周,明润光泽为各
【介绍】:明代医生。履贯不详。业儒兼研究医学书籍,对滑寿《诊家枢要》尤感兴趣,曾用数十年功夫予以补充,编有《诊家补遗》一书,已佚。
痈疽五善之一。精神清爽,声和舌润,疮痬虽疼痛但口不渴,动息自宁者为心善。《外科正宗》:“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润鲜,疮疼兼不渴,睡醒得安然。”
出《庄子》司马彪注。即橡实,详该条。
见明·范洪《滇南本草图说》。即地不容之别名,详该条。
十问之一。大、小二便的变化,不但反映有关脏腑的病变,还可以识别疾病的寒热虚实。问大便要了解排便的次数、形状、颜色、气味及排便前后的感觉等。大便秘结难解,稠粘臭秽或夹有脓血,伴有实热脉证的,多属实热证。
古代十种丹毒所起形候。见《证治准绳·本事方》。包括飞灶丹、古灶丹、鬼火丹、天火丹、天灶丹、水丹、葫芦丹、野火丹、胡漏丹和烟火丹。
【介绍】:见吴邦宁条。
病证名。曾鼎《妇科指归》:“经来小腹有块,痛不可忍,不思饮食,面色青黄。宜服元胡散(延胡索、制香附、百草霜,重者再加血余炭,共为细末,用益母膏和匀,砂糖为丸)。”参见血瘀痛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