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痹

喉痹

病名。出《素问·阴阳别论》:“一阴阳结谓之喉痹。”一阴谓心主之脉,一阳三焦之脉。三焦心主脉并络喉,气热内结,故为喉痹。《口齿类要》:“喉痹谓喉中呼吸不通,语言不出,而无气闭塞也。”《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痹,痹者闭也,必肿甚,咽喉闭塞。”故凡症见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统称为喉痹。发病急骤,并发全身症状。临床上因其病因病机不同而分风热喉痹伤寒喉痹酒毒喉痹阴虚喉痹阳虚喉痹等;因其发病后喉间颜色之不同而有白色喉痹淡红喉痹等;因其发病之急骤而有急喉痹走马喉痹等之分。虽其病名繁多,然总不外外感风寒风热内伤阴阳,气血虚损气滞肝郁等症治。详喉痹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开闭法

    小儿推拿方法。《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风痰闭塞、昏沉不醒,药不能入,甚至用艾火灸之,亦不知痛者。盖因痰塞其脾之大络,截其阴阳升降之隧道也,原非死证。用生菖蒲、生艾叶、生姜、生葱各一握,其入石臼内捣如

  • 小指(趾)次指(趾)

    指无名指,即手第四指。《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或指足第四趾,《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入小指(趾)次指(趾)之间。”

  • 小伤风

    病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即伤风,称为小者,别于伤寒之中风也。”参见伤风条。

  • 鼻衄

    病证名。又名衄血、鼻沥血。《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腑脏有热,热乘血气,血性得热即流溢妄行,发于鼻者,为鼻衄。”因肺热上壅所致者,症见鼻衄鼻干,咳呛少痰。宜清泻肺热,用桑丹泻白散加减。因胃热薰蒸所致者

  • 暗痧

    痧证之一。①《痧胀玉衡·暗痧》:“心中闷闷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即饮温热,不见凶处,更无心腹腰背疼痛之苦,但渐渐憔悴,日甚一日,若不知治,亦成大害,此痧之慢而轻者也,放之即愈。亦有头痛发热,心中作

  • 原络配穴法

    指以本经原穴与其表里经的络穴相配合,用以治疗本脏本腑有关疾病的方法。如肺经有病取本经的原穴太渊,配以大肠经的络穴偏历等。因本法以取本经的原穴为主,表里经的络穴为配(客),故又称主客配穴法。其具体配用见

  • 蓝布裙

    出《四川通志》。为狗屎花之别名,详该条。

  • 苦桔梗

    见《本草纲目》。即桔梗,详该条。

  • 阳跷脉病

    指阳跷脉经气异常出现的病症。《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难经·二十九难》:“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杂病源流犀烛·阳跷阴跷脉病源流》:“至其为病,阳跷则阴缓而阳急。阳

  • 兑发

    兑,通锐。即锐发。《人镜经》:“耳前发脚为兑发。”详锐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