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关痈

喉关痈

病名。系指痈发于喉关部者。多因肺胃蕴热,复感风热,邪毒痰火壅聚咽喉所致。症见喉核之上后方红肿疼痛,喉核常挤向前下,悬雍垂水肿,变形。讲话时口中如含物,常带鼻音。疼痛连及耳窍咽肿如塞,吞咽困难,饮水时常向鼻腔反流。恶寒发热便秘口臭等(《中医喉科学讲义》)。治宜疏毒解毒,泻热消肿。用清咽利膈汤加减。或含化六神丸。脓熟时以刀针于高肿处刺破出脓。外吹冰硼散。本病类今之扁桃体周围脓肿等。

猜你喜欢

  • 胎怯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胎瘦、胎弱。①为小儿胎禀不足,气血虚弱的泛称。症见生后皮肤脆薄,毛发不生,形寒肢冷,面无血色,肌肉消瘦,筋骨不利,腰膝痠软等。治宜补益气血,滋养肝肾。用十全大补汤、六味

  • 翳草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天胡荽之别名,详该条。

  • 癞蟆皮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

  • 经行不寐

    病名。即经前失眠。详该条。

  • 无射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 凌嘉六

    【介绍】:见凌德条。

  • 血枯

    病名。①《素问·腹中论》:“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绝,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②指妇女

  • 阴易

    病名。阴阳易之女传于男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妇人病新差,未平复,而男子与之交接,得病名曰阴易。身重,少气,阴肿入里,腹内绞痛,热上冲胸,头痛不欲举,眼中生花。”参见阴阳易条。

  • 查了吾

    【介绍】:见查万合条。

  • 眼大睫

    见《叶氏眼科方》。指内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