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著作。20卷。明·薛铠撰,薛己增补。刊于1555年。前10卷论述婴儿初生护养法、儿科疾病诊法、变蒸、五脏主病,以及幼儿内科杂病的证治;此系薛铠原作,并由薛己补入其临床的医案部分。后10卷论述有关幼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会阴,见该条。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曲池。参鬼臣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颧部的一种疔疮。即颧疔,详该条。
病名。多因痧后余毒未清致齿烂龈腐而臭者。即走马牙疳。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一半,遍身潮热,头痛,口渴,小腹作痛。此因伤食生冷,故血滞不行,内有余血,忌服补剂,宜服莪术汤(莪术、三棱、红花、苏木、牛膝)。”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详小便黄赤、小便赤涩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三香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