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分诞

猜你喜欢

  • 啮颊

    症名。出《灵枢·口问》。系指自咬其颊。详见啮舌条。

  • 吐蛔痧

    病证名。即蛔虫病儿感染痧毒而致吐蛔之证。小儿素患蛔虫病,因痧毒入胃,胃必热胀,热胀之极,蛔不能存,因而上涌,乘吐而出。此与伤寒吐蛔,伏阴在内者不同。宜用消毒三棱针刺腿弯、臂弯痧筋上,流出紫黑毒血;另用

  • 高敏之

    【介绍】:见高若讷条。

  • 拱地龙

    见《安徽中草药》。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 米仁

    见《本草崇原》。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 甜藤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药证直诀

    书名,又名《钱氏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真诀》,3卷。宋·钱乙撰,宋·阎孝忠编集,书成于1119年。本书有仿宋刊本及清武英殿聚珍本二种,前者是原书的复刻本,后者是辑佚本,内容略有出入。卷上为脉证治法

  • 五紧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小儿惊风的重证。即咽喉紧、口唇紧、眼梢紧、手脚紧、阴囊紧,为经脉邪实,经气将竭的危象。

  • 露兜竻蔃(jiàng 强)

    出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又名勒角蔃、露兜根。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的根及根头。甘、淡,凉。解表,清热,利水,解毒。治感冒发热,肾炎水肿,尿路感染,肝

  • 甲乙

    古人用十干以纪日,甲乙即甲日与乙日。甲乙属木,木分阴阳。甲为阳木,内应足少阳胆经,故胆旺于甲日;乙为阴木,内属足厥阴肝经,故肝旺于乙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