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经评文

内经评文

  • 内经评文

    卷一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本输第二(法地)小针解第三(法人)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法时)卷二根结第五(法音)寿夭刚柔第六(法律)官针第七(法星)本神第八(法风)终始第九(法野)卷三经脉第十经别第十一经水第

  • 内经评文

    书名。为《素问评文》24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12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

猜你喜欢

  • 阴阳偏胜

    见阴阳失调条。

  • 缠腰火丹

    病名。生于腰肋间的疱疹性皮肤病。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蛇串疮、火带疮、蛇缠疮、蛇丹、蛇缠虎带。多由心肝二经风火,或脾肺二经湿热所致。起病突然、症见患部皮肤发红烧灼刺痛,红疹集簇,继而出现水疱,小如粟

  • 大补大泻

    针刺手法分类名。指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方法。《针灸大成》:“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均属此类

  • 妊娠腹内冷痛

    病证名。《经效产宝》:“疗妊娠腹内冷痛,忽胎动。薤白、当归。”水煎服。

  • 种子

    见明·万全《妇人秘科·种子章》。又名种玉。指受孕。

  • 合谷毒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虎口疔。见该条。

  • 宁嗽膏

    《古今医鉴》卷七引京师方。天门冬(去心)半斤,杏仁(去皮)、百部、百合、贝母(去心)、白术各四两,款冬花五两,紫菀三两。上药捣碎,用长流水二十碗,煎至五碗;滤渣再煎,如是者三次,共得药汁十五碗,入饴糖

  • 乳菌

    病名。俗称鹅口疮。发于婴儿。指婴儿口中肿起如菌状,致使婴儿不能吮乳者。多因胎中蕴热所致。轻者以软布蘸京墨拭口,数次可愈。或以冰硼散、朱黄散等拭口,日数次。亦可用银花、甘草煎汤服饮。

  • 洗冤录

    见洗冤集录条。

  • 乌泡刺根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乌龙摆尾根、乌泡根。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根。酸、甘,平。祛风除湿,活血。治产后感冒,风湿疼痛,慢性肝炎,腹泻,痢疾,闭经,月经不调